孩子5岁还尿床,家长可别不当回事

李先生的孩子到5岁上学那年还出现尿床的情况。像很多家长一样,一开始他并不在意,觉得小孩子尿床十分正常,根本没往心里去。伴随着他的不在意,孩子的尿床也一直持续着,到八九岁了还是老样子。这时,他有点慌了,医院,通过医生之口才知道孩子原来是患上了“遗尿症”。

判断儿童是否患上了遗尿症,是有诊断标准的。中国儿童遗尿疾病管理协作组的诊断标准是:5岁以上的孩子在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一周2次及以上,且持续3个月以上,可诊断为遗尿症。

“尿床”大家都听过,但是很少人会把孩子尿床当做一种病来看,“遗尿症”这个概念更是少有人知。

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儿童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统计数据显示,儿童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根据遗尿症的发生特点又可以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两种类型,其中前者约占70%~80%。除了最典型的夜间尿床外,遗尿症患者在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遗尿症的病因探究

导致遗尿症的原因比较复杂,且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致可分为五类:

 1、抗利尿激素不足

孩子夜间尿床是有原因的,是因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该激素不足会导致人体对水的吸收能力变差,进而促使孩子尿液增多,以至于膀胱无法存储,最终发生尿床。

 2、膀胱功能阻碍

膀胱功能障碍也会导致尿床。因为中枢神经(脑或脊髓)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后,导致无法控制人体的排尿,进而导致尿床。

 3、中枢睡眠觉醒功能与膀胱的联系障碍

睡觉的时候,人体之所以也会感到“尿意”,是中枢睡眠觉醒功能在起着作用。但如果这一信号传递系统发生障碍或发育迟缓,孩子就算应该尿尿了,也无法自自己醒过来。

 4、遗传因素

据调查显示,原发性遗尿患儿常有遗尿家族史。如果一级亲属双方患有遗尿症,儿童患病率高达73%。

 5、其他疾病因素

还有不少疾病也会导致尿床的情况发生。如尿路感染、肾结石、包茎、肥胖等疾病。此外,患有智力发育迟缓、自闭症、感知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儿童中,遗尿症的患病几率也会有所增加。

如何预防和应对孩子尿床?

1、调整饮食结构

少吃含水量高的水果,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晚饭的时候少喝汤类,睡前尽量不喝水。

 2、加强营养

如果孩子因为营养问题导致尿床,父母应该培养孩子不挑食的习惯,多为孩子补充营养。

 3、







































中科医院
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ewellerypower.net/jbgs/4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