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宝宝打疫苗时间表,家长们可要收

本文封面宝宝为上周周冠军睿睿~恭喜!

想让宝宝上封面的爸妈们

继续把你们家萌宝的照片砸过来吧!

详情看下方阅读原文

QA

——不少初为人父人母的家长向儿科医师反映:宝宝每次在打了预防针之后的当天晚上或者1-2天后就会有些低热现象,有时甚至演变成为发烧、感冒。打预防针本来是为了让宝宝更加健康,越打越“虚”是怎么回事呢?

——乙肝、卡介苗、百白破、麻疹、麻腮风、水痘、流脑、肺炎……宝宝从出生到三岁之前,需要打的预防针不仅种类数量,还很频繁。宝宝从一出生就开始打防疫针,几乎达到一月一针。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发生低热是较常见的不良反应。

一、原因   这是因为,防疫针是为了预防疾病,多数是从相应的病菌中衍化出来,一旦疫苗在体内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作用,就可能会导致各种不良反应。而诸如宝宝出现的低热情况,除了以上原因,还可能是由于感染导致出现上面的症状。约有3%-5%的宝宝(主要见于2岁以下儿童)注射疫苗5-12天后可出现反应。二、症状   宝宝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小孩的发热体温一般在38.5℃以下,持续1-2天,这时候宝宝身体的抗病(一般的病菌)能力会下降,如果没有多喂水、没有注意让宝宝多休息,会演变为感染引起的发热感冒。   对这些不适,家长要密切留意接种孩子的全身反应和体温。如果宝宝出现低热,一定要给宝宝多补充水分,记住一个原则:撒尿的量至少要与平日的量一样或更多。对婴儿还要及时更换尿布,保证充足的休息。如果发热加重或低热持续3天以上都不见好转,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剂,医院就诊。有些孩子在发热的同时还会出现散在的“皮疹”,一般而言,这些“皮疹”不需处理,经过一定时间可自行消退。三、其他注意   除此之外,在小孩接种疫苗之后的10天是关键的观察期,家长要密切   1、正在患感冒或因其他疾病引起发热的孩子,如打预防针,会使体温升高,或诱发和加重疾病。

  2、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度过检疫期的孩子,若这时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3、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孩子,打预防针后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尤其是麻疹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容易产生过敏反应。有癫痫和惊厥史的孩子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或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易发生晕厥、抽风和休克等,更不宜打预防针。有严重佝偻病的孩子也不宜用骨髓灰质炎活疫苗。

  4、患急慢性肾脏疾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脏病、化脓性皮肤病和化脓性中耳炎的小儿,打预防针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影响孩子的康复。必须指出的是,小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只要心脏功能好的照样可以打预防针。   总之,当孩子患有上述疾病或生理变化时是不宜打预防针的。但是,这是相对而言的。特殊的情况下,请医生决定是否应打预防针。宝宝打预防针时间表及禁忌

一类疫苗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六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九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1.5-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3岁:A群流脑苗(加强)4岁:脊灰疫苗(加强)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二类疫苗

(1)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2)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3)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4)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5)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6)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7)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宝宝打预防针时,你抱宝宝的姿势对吗?错误一:蒙眼很多宝爸宝妈不管宝宝多大,一打预防针就蒙住宝宝的眼睛,认为这样宝宝就不会害怕,孰不知“黑暗”更让宝宝产生恐惧心理。错误二:顾上不顾下

孩子打预防针难免会动,会害怕,特别是3岁以上的孩子,有些家长将孩子的上半身往死里拽,却不顾孩子下半身,结果两条腿乱窜,既容易伤到旁人,也可能导致孩子被针头划伤。

错误三:哄骗或暴力

因为怕孩子打预防针不配合,有些家长就骗孩子“阿姨不打针,是给宝宝吃糖。”但当孩子发现是打针时情绪就会非常激动;还有部分家长在家经常会以打针恐吓“不听话的孩子”,这样导致孩子对打预防针越加恐惧。

错误四:过于信任

有的孩子表面看起来很乖,家长就会放松警惕,打针时只是轻轻搭着孩子的胳膊,不用力抓住,谁知一打针孩子就会乱动,这样很容易伤到孩子。

错误五:怕冻不脱衣这个主要发生在冬季,如果露出部位太少,会影响消毒效果,同时也影响医生找到准确的位置。

正确的姿势:采取搂抱式的接种体位

孩子在接种疫苗时会挣扎、哭闹,所以搂抱式的接种体位既能很好地固定孩子,又能让孩子有安全感,适合家长采用。比如准备在孩子右大腿接种疫苗时,应让孩子坐在家长的右腿上,家长应用右臂搂住孩子,使其头部靠在自己胸前,将其左臂放在自己身后,并用左手握住孩子的双侧小腿。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摇篮网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jewellerypower.net/jbgs/4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