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几乎是每一位小朋友都曾经历的事情,可说是成长必经阶段。此情况非常普遍,并多在夜间发生,但亦有严重的儿童在日间出现,或每晚遗尿。
五岁以下的儿童由于膀胱控制排尿的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如日间嬉戏过度,或夜间熟睡不醒,偶有睡中尿床的情况均不属病态,但当超过五岁仍经常有尿床问题,家长便应注意小朋友是否患上小儿遗尿症。
小儿遗尿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社交生活,打击小朋友自信心,严重者更会产生自卑感
小儿遗尿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社交生活,打击小朋友自信心,严重者更会产生自卑感,影响身心健康和性格发展,若不及时治理,问题可延续至成年,但不少家长都对孩子尿床的原因有误解,认为他们是过份沉睡、睡前饮水太多或懒惰等等,所以当孩子尿床后就加以责骂,这样问题不但不能解决,更可能造成小孩的心理障碍。
尿液的生成、排泄与肺、脾、肾、三焦、膀胱有密切的关系,《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中有说“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肾主水,肾气下通于阴,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膀胱为津液之腑,即冷气衰弱,不能约水,故遗尿也。”。小儿遗尿的病因主要为肾气不足、脾肺气虚及肝经郁热。
肾气不足证多由先天不足引起,如早产、双胞胎、体重过轻等都能影响肾气固摄,引致膀胱失约而成遗尿,表现多见平时易怕冷,四肢易冰冷,脸色苍白,腰膝酸软,白天小便量多,晚间可多次遗尿,熟睡而不易唤醒;
肺脾气虚证多由后天不足引起,如体质虚弱、反覆咳喘腹泻或大病过后,致肺脾两虚,膀胱失约,津液不藏而成遗尿,表现多见面黄肌瘦,汗多,容易疲倦,胃口差,大便稀软,易腹泻;
肝经郁热证则因肝郁而气机不畅,郁而化热,或挟湿下注,疏泄失常,影响三焦通道的正常通利,迫注膀胱,而成遗尿,表现多见脾气稍差,性情急躁易怒,尿色较黄且有腥臊臭味,可伴有咬牙、说梦话的情况。
遗尿症的中医治疗在治疗方面,除服用中药治疗外,还可配合食疗、艾灸、小儿推拿以及耳穴按压的方式治疗。
平日可多吃一些健脾补肾的食物如山药、芡实、莲子、金樱子等;
饮食宜清淡,少吃甜食,忌食生冷食物,晚餐少吃汤粥、饮料;
应避免患儿在睡前大量饮水及过度疲劳,或令小朋友情绪太兴奋;
养成睡前排尿的习惯,睡后可按时唤醒患儿如厕;
切勿过于责怪,应该协助小朋友缓解紧张的情绪,用鼓励替代责罚,培养和加强其治病的信心。
医院医生
名老好中医
地道好药材
望闻问切识百病
疗药针灸去千疾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