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尿床正常么?也许是遗尿症!
正确辨别孩子的尿床问题!
家长经常认为孩子尿床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孩子年龄小,大点就好了,因此未予重视。但需警惕,也许您的孩子患了一种叫“遗尿症”的疾病。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遗尿症”。
一
什么叫“遗尿症”?
5~6岁儿童每月至少发生2次夜间睡眠中不自主漏尿症状,7岁及以上儿童每月至少尿床1次,且连续3个月以上,没有明显精神和神经异常,基本可以判定为小儿遗尿症。
超过5岁
夜间尿床
二
孩子为什么发生“遗尿症”呢?
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常见相关致病因素包括以下原因:
1
觉醒功能异常
中枢对膀胱充盈信号不敏感,膀胱感觉减退,觉醒阈值增高,白天睡眠剥夺,睡眠中缺氧。
2
夜间多尿
睡前饮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夜间分泌不足(节律异常),抗利尿激素敏感性下降。
3
膀胱尿道功能异常
膀胱容量小,逼尿肌过度活动,尿道括约肌不稳定,控尿功能发育延迟。
4
其他
调查显示可能与尿不湿使用增多和把尿训练减少有关,尿不湿使用时间越长,把尿时间开始越晚,NE的发生率越高。
三
遗尿症的分型与治疗
1
分型
夜间多尿型、膀胱功能异常型、尿道功能异常型、混合型(同时存在前面几种类型)、其他型(既无夜间多尿也无膀胱容量小),不同类型治疗方案会有所不同。
2
治疗前要做哪些工作?
在治疗前要记录排尿日记,评价夜间尿量和膀胱容量;需要尿流率和超声测定残余尿量,判断有无下尿路功能障碍;必要时还需做腰骶椎磁共振和膀胱压力一流率检查,根据评价结果做个性化的治疗选择。
3
具体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有警铃和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有去氨加压素(DDAVP)和抗胆碱能药等。
(1)夜间多尿型选择DDAVP治疗;
(2)膀胱功能异常型则可选择警铃联合M受体拮抗剂治疗;
(3)尿道功能异常(尿道不稳定、逼尿肌一括约肌协同失调)选择生物反馈和括约肌(会阴部)电刺激疗法;
(4)混合型患儿,可选择DDAVP联合警铃疗法,或联合M受体拮抗剂等;
(5)其他型(膀胱容量和夜间尿量均正常)患儿则给予警铃疗法或DDAVP治疗。
注意:遗尿症的基础治疗贯穿治疗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作息饮食调节、行为治疗、觉醒训练与心理治疗。此治疗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家属和患儿要有较好的依从性。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