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疫苗接种的普及,避免了无数儿童生病和死亡。今日是第33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防控传染病接种疫苗最有效”。
关于疫苗接种,您了解多少?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
4月24日,医院预防接种室内,接种护士吴飞飞正在为一名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徐火炬摄
接种疫苗发病率大幅降低
网络图片
对于接种疫苗,大众最关心的莫过于接种疫苗到底能不能有效抵抗疾病,降低疫苗所针对的传染病发病率?
4月23日,记者来到安庆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潘贵霞从电脑里调出一张近年来我市各种常见传染病发病率统计表,统计表显示,年我市乙脑发病率为0./10万,麻疹发病率为0./10万,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5./10万,甲肝发病率0./10万。与年扩大免疫规划之前相比,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其中麻疹发病率下降71.1%,乙脑下降77.78%,腮腺炎下降54.72%等。
此外,年流脑和风疹发病率均为0,15岁以下儿童新发乙肝病例为0。我市自年已保持28年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自年起保持22年无白喉病例发生。截至年底,我市疫苗相关疾病发病率已控制到历史最低水平。
潘贵霞告诉记者:“这些传染病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归功于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扩大,接种疫苗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记者采访了解到,年我国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卡介苗(BCG)、脊灰糖丸疫苗(OPV)、百白破三联疫苗(DPT)和麻疹减毒活疫苗(MV)(简称“四苗”)的接种,可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六种传染病,也就是“四苗防六病”;年,我国新增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儿童计划免疫发展为“五苗防七病”;年我国实行扩大免疫规划,将原来的“五苗防七病”扩增到“十四苗防十五病”,疫苗品种也由原来的单价变成联合疫苗,大大提高了防病效果。
我市新生儿疫苗接种建卡率%
预防接种证是儿童健康的身份证,年起每到开学季,我市各类托幼儿所、中小学都会对新入园和入学孩子开展接种证查验工作。若漏种疫苗或将接种证遗失,均会影响孩子入园和入学。
吴飞飞纪录疫苗批号及有效期。徐火炬摄
为提高儿童预防接种及时建卡、建证率,有效避免重复建卡和漏建卡,我市自年11月1日起,对全市儿童预防接种卡、证发放程序进行调整,按照“谁接生,谁建卡、建证”的原则,改由各助产机构建卡建证发放。
“这是我市免疫规划工作的一大特色,过去孩子出生后,需要家长携带新生儿的相关资料,自行前往辖区预防接种卫生机构建卡,一些健忘的家长容易忘记。如今多措并举,预防接种服务关口被前移到助产机构,新生儿疫苗接种建卡率大幅提高,到年底我市新生儿建卡率已经达到%,建卡合格率达99.36%。另外,乙肝疫苗首针产科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分别达96.03%和93.24%,卡介苗产科接种率达90.20%。”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副科长万江顺告诉记者。
目前全市范围内建卡基本信息完整,出生的儿童基本实现无重卡,医院所有出生儿童与预防接种单位做到无缝对接,有效避免了重复建卡和漏建卡,流动儿童管理“有的放矢”,提高了预防接种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由此提升了老百姓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二类疫苗同样很重要哦
网络图片
不久前,家住大观区双岗路的孟婷婷女士的女儿满8个月,一些宝妈朋友建议她给孩子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孟女士的公公和婆婆并不支持,理由是轮状病毒疫苗是自费二类疫苗,并非国家强制执行的一类疫苗。孟女士想知道轮状病毒疫苗究竟应不应该接种。
实际上类似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家长:二类疫苗需不需要打?对身体会不会产生危害?
针对市民关于疫苗接种的种种疑问,万江顺给出回应:国家免疫规划中有两类疫苗,第一类是免费的,第二类是自费的。二类疫苗与一类疫苗并无本质差别,都是通过国家质检、安全有效的。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为保证儿童身体健康,一类疫苗必须强制接种,二类疫苗则是群众在“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接种。现在的不少一类疫苗以前也是二类疫苗,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二类疫苗以后会不断加入国家免疫规划管理,让老百姓享受更多的经济实惠。
疫苗接种时间有规定
网络图片
4月23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获悉,接种疫苗要在儿童身体足够健康的前提下,尽量按预约日期进行,若遇到儿童身体不适等特殊情况可以推迟,推迟不会降低人体对疫苗的应答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可以推迟但不能提前,否则会影响接种效果。
新生儿从出生到18个月龄之内,是接种疫苗的“密集期”,稍不注意就会漏种疫苗。一般儿童是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进行接种,宝宝到了可以接种的月龄要立即接种,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及时得到保护。
网络图片
对此,提醒家长,“每个儿童的预防接种证上都附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和自愿、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剂次和时间,家长可对应查看,牢记各类疫苗接种关键时间点,及时带孩子接种疫苗。需要多次接种的联合疫苗,家长要记清楚下次接种的时间。”
来源:安报全媒体记者程呈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