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病科廖庆辉新罗疾控今天
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毒素主要侵袭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元,以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强直性痉挛为主要症状,主要波及的肌群包括咬肌、背棘肌、腹肌、四肢肌等。约90%的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发病。
潜伏期约3-21天,中位数7天,个别短至1-2天或者长至数月。
破伤风针和破伤风疫苗的区别
我们通常说的破伤风针是指破伤风抗毒素,也就是TAT,是一种被动免疫制剂,用马血清制作而成,免疫作用维持时间较短,约为7-10天。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统计,其过敏率最高可达为30%,约有1/万致死率。
简单的说破伤风针不仅预防破伤风的效果差,而且容易引起过敏、引发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破伤风疫苗是指将破伤风类毒素(TT)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预防破伤风感染的措施。属于主动免疫,一旦完成基础免疫(3针或3针以上),免疫保护持续时间可长达5-10年,甚至更长。
我国从年开始实行儿童计划免疫,年先后实现“四苗”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
所谓的“四苗”是指:卡介苗、百白破三联制剂、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
所谓的“百白破三联制剂"是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
在小孩出生后满3月、4月、5月龄会各接种1剂百白破,接种完这三剂的基础针,破伤风的抗体水平可以持续3-5年的保护期,18-24月龄时加强1剂百白破,6岁时再加强1剂白破,抗体水平可以达到10年左右,甚至更长。
所以说破伤风针(TAT)只能起到一个短暂的临时保护,而且保护效果差,无法达到完全的保护效果,而真正能够起到长期保护效果的是破伤风疫苗(TT)。
当孩子发生外伤后,正确的做法是:
1、先查看预防接种本,是否有接种过百白破疫苗:
①、如果有接种3剂或3剂以上的,就不需要再注射破伤风针了。
②、如果接种少于3剂的,但还属于计划免疫年龄的建议按计划补齐3剂即可,也无需接种破伤风针。
③、如果小于3月龄的宝宝受伤了,我们就要询问母亲的破伤风主动免疫史,假如母亲既往有按计划完成破伤风主动免疫,那么会将破伤风抗体传给宝宝,这个母传抗体可持续大约半年,所以宝宝在这段时间内也无需打破伤风针。
如果母亲既往无破伤风主动免疫或未完成主动免疫史,或者不详的情况下,建议给予注射一针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可以起到临时的保护效果,待到3月龄的时候再给予接种百白破。
④、如果一完成全程破伤风主动免疫(3剂及3剂以上)的,以最后一针算起,超过5年的不洁伤口或污染伤口和超过10年的只要受伤后都应给予加强一剂破伤风疫苗,而不是破伤风针。
2、到医院规范的进行伤口处置,也是预防破伤的重要手段之一。
温馨提示
1、宝宝受伤后不是一味地打破伤风针,而是要根据其既往破伤风(百白破、白破)的主动免疫史、伤口情况来进行破伤风预防。
2、破伤风针无法起到完全预防破伤风的效果,而且有增加过敏性休克的风险。想要真正有效长期的预防破伤风只有接种破伤风疫苗。
破伤风的发病急,死亡率高,据文献报道,破伤风病死率可高达20~40%。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加强预防,破伤风是一定可以预防的。
参考文献:
破伤风疫苗WHO立场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