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统萎缩是一种散发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共济失调、和锥体系统功能障碍等,根据根据表现分为:多系统萎缩-小脑性和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
中医没有多系统萎缩这个病,认为这个症状属于:“骨摇”“喑痱”《素问·脉解篇》曰:喑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内经·脉解》论曰∶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由肾虚所致。痱之状,舌喑不能语,足废不为用。主要症状为:语言不清、吞咽困难、下肢无力。认为此病乃肾虚所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藏精,精足则用强。阳之精在上则耳目聪明,阴之精在下则手足强劲灵巧。
温补祛萎汤本着“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从肺热津伤、湿热浸淫、脾胃虚弱、肝肾亏损、脉络瘀阻中辨证施治,治疗原则是补养心脉,益气养血,补肾健脾,疏肝熄风,开窍增智,调节五脏六腑、营养神经细胞、促进脑组织功能正常运转。参以《丹溪心法》“痿之不足乃阴血不足也”,根据痿证病机与致病因素,严谨辨证与精当用药。
辨证分为虚实
(1)实证:中医辨证为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或郁而化热。主要表现为头晕昏沉,失眠,舌强言蹇,运动减少、迟缓,肢体麻木,咳嗽痰多,食欲不振,腹胀尿频便秘,尿频,阳痿,或见躁扰不宁,烦热,痰黄,舌质淡或红,舌苔白膩或黄厚腻,脉弦滑或滑数。
(2)虚证:肾阴阳俱虚,髓海失养兼气血不足。主要表现为起则头晕,运动减少、迟缓,走路不稳,或震颤,少汗或半身无汗,面色苍白,阳萎,大小便无力,舌质淡,舌苔白,脉沉弱。
但在临床上,虚实夹杂的情况也较多见,需通过中医方法灵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