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经常有一群孩子,在遭受尿床困扰的同时,还受到父母的责骂,同龄人的耻笑,他们变得自卑、焦虑......半年前五岁的小宏(化名)饱受尿床之苦,他白天尿频,每周尿床7次,一晚上尿床超过3次。
小宏的妈妈一筹莫展,好在小宏妈妈及时带他医院儿童生长发育行为中心治疗,经过两个疗程用药治疗后,白天尿频症状减轻,尿床次数明显减少。
什么是儿童遗尿症
尿床,临床上称为“儿童遗尿症”,是指5周岁以上孩子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一般情况下,孩子在2-3岁左右就能控制夜间排尿,能够坚持夜间起夜一次,但是夜间仍可能无意识排尿,这是一种正常现象,随着孩子长大就能够主动控制夜间排尿。如果孩子5岁后仍频繁尿床,就可能患上了遗尿症。遗尿症的发病原因
儿童遗尿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中枢神经系统(若干神经递质和受体)、生理节律(睡眠和排尿)、膀胱功能紊乱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简单概括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睡眠过深,便秘、压迫膀胱,晚餐后饮水过多以及心理因素。遗尿症的危害
遗尿症影响患儿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患儿个子矮小,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遗尿症儿童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发展,长期以往还可能会影响到患儿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果遗尿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还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变差,反应迟缓,大脑发育受到影响,导致孩子智商低。儿童遗尿症的误区
然而许多家长对儿童尿床并没有太在意。总觉得孩子还小,尿床都是正常的,长大了自然就好了。但是,家长的不在意或许成为儿童夜遗尿的隐患。儿童夜遗尿的这几大误区,作为家长的你有多少中招了呢?01
尿床=遗尿症
儿童夜遗尿(又称遗尿症)是指年龄≥5岁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的一种疾病。孩子偶尔夜间无意识排尿是一种正常现象,5岁以内的孩子出现尿床(也称为“遗尿”)的情况并不能说明其患有遗尿症;而5岁以后仍然有连续3个月,以每月1次以上的频率尿床的,则可以诊断为“遗尿症”,需要进行相应治疗。02
儿童夜遗尿会自愈不用治
儿童夜遗尿虽不会对患儿造成急性伤害,但长期夜间遗尿会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疾病负担和心理压力,对其生活质量及身心成长造成严重不利影响。虽然每年有15%的夜遗尿患儿可以自愈,但是约2%-3%会一直持续到成年,16-18岁的人群中还有高达1.7%的患病率。另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还会加大治疗难度,增加治疗费用。因此,家长们不能采取观望态度,儿童夜遗尿不能等,要早治。03
病急乱投医
儿童夜遗尿不但伤害了孩子,也急坏了家长。很多家长自行从药店购药,甚至听信偏方、乱用土方,这样不但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且乱用药物还可能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因症治疗,个体化针对性治疗是成功治愈遗尿症的关键。儿童夜遗尿并不可怕,认清误区,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大部分患儿在规范治疗后可以完全治愈。儿童遗尿症怎么办
儿童夜遗尿是一种常见病,家长不必过度担心和紧张,及时就诊、规范治疗是关键。及时诊治,大部分患儿可以完全治愈。温馨提示若是家长发现孩子频繁尿床,请尽快寻找专业医师进行诊疗。请勿让孩子错过了诊治的最佳时期,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同时,您也可通过在文章的“阅读原文”进行专业咨询进行预约挂号。注: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