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画地图”中渐渐长大的。
很多80后小时候,和父母挤在一张小床上,父母也就得忍受着这时不时的“发大水”。长大回忆起来,倒也回忆满满。
可是,如果孩子七八岁了还在尿床,那家长就不得不重视起来了。医院检查之前,家长要反思下自己是否有过错。
刘女士是外企白领,十分好面子。平日里,她都把自己和女儿花花打扮得整整齐齐的,最怕就是人家说自己邋遢。
而她最苦恼的,就是花花尿床这件事。一来没面子,二来要大清洗,真是最讨厌的事没有之一。
因此,自打女儿花花上幼儿园后,刘女士在孩子的尿床尿裤子事上,就格外重视,时时告诫女儿有感觉就告诉家长和老师。有一次,刘女士带花花逛商场,一心忙于看衣服的刘女士,没注意花花,结果花花忍不住了,直接尿在了店里。
刘女士见状,生气极了,她直接在众人面前教训起女儿来,骂其丢人现眼。并在女儿每次尿床尿裤子后,让女儿发誓日后再也不尿了,否则如何如何。
本来,在这样的严厉管教下,花花似乎应该更早地不尿床。可是,却事与愿违。花花的身体根本不受控制,反而变本加厉,到现在8岁多了上小学依旧没改的了。
无奈之下,刘女士只能带女儿看医生,经过详细的检查,医生排除了孩子病理性的尿床原因。但医生发现孩子看起来瘦小自卑,不敢说话。
综合了解之后,医生分析这可能是宝妈的不当做法,给孩子带来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后导致的。
听了医生的话,刘女士懊悔不已,她为自己的态度感到很抱歉。我们期待,花花能早日战胜恐惧,告别“画地图”的生活。
而接下来,我们也来学习一下,如何正确对待孩子尿床这件事?
对尿床有基本的认知
孩子在2—3岁的时候能差不多控制大小便,在4—5岁的时候能控制住夜尿,所以在孩子5岁后基本不该再出现尿床尿裤子的行为了,需要及时询问专业医生,排除病因。
对于之前的孩子,如果发生遗尿行为,家长要摆正态度,可能孩子年龄尚小不可控制,不要因此事去过分的指责他,给孩子带来强大的心理负担,有时候这种事不可控,孩子也想做好,当每次再次发生时这就成了孩子的一种心理负担,久而久之,负担重阴影深更不好改正了。
不给孩子尿床创造条件
孩子晚上睡觉前,尽量不让孩子喝太多的水,或者饮品,晚餐尽量清淡些,以防太咸孩子需要不断喝水。同时,睡前不宜过于逗弄,做剧烈活动或太兴奋的游戏,以免孩子太兴奋,大脑过度兴奋,促发夜里尿床。
养成睡前排尿的习惯
每天睡前2个小时,不要再让孩子喝饮料或水,养成睡前把尿排净的习惯。如果在临睡之前给孩子洗个澡,舒适入睡也可以减少尿床。
训练宝宝的膀胱功能
训练孩子白天多饮水,并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训练小儿适当地憋尿,提高膀胱控制力。当孩子撒尿时,鼓励时断时续,然后再把尿撒尽,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使用尿垫帮忙处理
孩子尿床,家长最闹心的就是床铺的处理。家长可在孩子身下放上尿垫,能省不少事,清理起来比较方便。
看了文章,爸爸妈妈们可能还是有很多疑惑!
孩子尿床就是遗尿症吗?不会吧
每天叫醒孩子,会影响孩子长高,那怎么办呢?
中医治疗孩子尿床,有什么办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