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是个心理咨询师,有个长期顾客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在交流过程中她谈起了自己的童年:
她从小就很温顺有礼,但在5岁那年,发生了一件小事,彻底改变了她。
她尿床了。
尿床后的她很羞愧,一直站在床边。
而一向温和的母亲也变了脸色,大声责备:“你都多大了,你还尿床?丢不丢人啊,你又不是刚出生的小孩,怎么这么笨!”
听完妈妈的话,她更加无地自容了,可是第二天第三天她还是尿床了。
母亲很生气,指着她的脑袋嚷嚷:“我怎么生出你这样笨的孩子,真是丢死人了!”
尿床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但当时母亲责备的模样一直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为什么是暂时解决了,她发现成年之后的她,还是会尿床,这个事情是她难以启齿的秘密。
她怕别人知道,所以年过四十,仍是单身一人,不敢跟别人接触。
尽管她有个收入颇多的工作,但内心一处总是空落落的。
回想当时一幕的她,情绪激动道:我当时真希望,我妈妈是个哑巴!
年少时的伤疤不会随着时间而淡化,只会在记忆的最深处折磨着成年后的自己。
曾经看过一个问题,从小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感受?
一直觉得自己做不好事。
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够好。
做事畏畏缩缩的,与人相处,不敢敞开心扉。
……
不是有些人不够好,而是童年的阴影一直在心里,从小就被否定,以至于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
你的情绪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胡适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
“我的母亲气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情感的话。”
但胡母并不是一个纵容孩子的母亲,相反的,她管得很严。
犯错的时候,她会私下让孩子罚跪,和孩子说理,但从来并不是不打骂孩子,因为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也不是给别人看的。
最后,胡适写道:“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你的孩子成人之后待人待物的性格,多半都会受母亲影响。
(胡适与母亲的合照)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也成长为父母欣慰的模样。
那些被语言暴力,肢体暴力惩罚长大的孩子,内心的无助和恐怖,都是这一辈子难翻的坎。
即使孩子长大成人后,试图能理解父母,但那伤害只能被原谅,但真的无法遗忘。
最终造成自己没有安全感,没有自信,甚至有些会孤僻,害怕接近人。
就像上面的故事中,因为一次尿床,改变了她的一生。
01
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孩子犯错时,不要一个劲的责骂,先控制自己的情绪,问清缘由再进行教育。
教育的方式不只是打骂一种,虽然打骂暂时解决了你的情绪发泄,但对于孩子永久的创伤是无法弥补的。
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给孩子一个犯错的机会。
反正,往后时间还长,你的良苦用心你的孩子始终会看见,你所做的一切都不会白费。
02
尊重孩子,以沟通为主,孩子也是一个人,他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立人格。
遇到孩子没写作业,很多情况下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吼孩子,甚至有的会打骂孩子。
当你打骂孩子的时候,孩子大多数都是害怕,也不清楚你想要表达什么,更多的只是压抑自己的情绪。
所以,可以适当的去引导孩子,给孩子设立一个时间截点,如果你在几点之前完成什么?你还有多余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哦。
多花时间与孩子沟通,建立信任的亲子关系。
03
犯了错,就要学会承担,没有人不会犯错,大人也是一样。
现在生活压力那么大,总会有控制自己不住的时候孩子不听话,会发生争吵,冷静下来,也会自责。
这时候的你可以试着去给孩子道歉,有些妈妈会觉得孩子还小,可能会忘了,其实,孩子只是压抑在心底。
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一次成长,同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在成长。
好的教育方式,会决定孩子的未来;教育孩子从来都不是让孩子听话,而是让他明事理懂是非。
育儿等于育己,孩子的成长之路,也是父母的修行。
在金宝贝的陪伴下,父母可以跟随孩子的步伐,与孩子共同成长,成为具有育儿商的父母!
金宝贝双十二来了!
现在加入金宝贝
即可领取双十二“年度豪礼”
抓住涨价前的最后一波优惠
金宝贝坚持一切从孩子出发,
坚持着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