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5日为我国第36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为使公众更好地理解接种疫苗的重要性,积极宣传疫苗接种在控制传染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的宣传主题为“及时接种疫苗,保障生命健康”。
年6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妇联、广播电影电视部、经济贸易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布通知,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和每年4月25日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其近期目标是实现国家"七五"计划提出的年争取"使全国免疫接种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
预防接种的概念
预防接种传统上是针对传染病综合性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接种疫苗使接种对象获得对疫苗所针对传染病的免疫力,是控制乃至消灭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因此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策略。
预防接种的意义
通过接种痘苗,全球于20世纪70年代末消灭了天花,这是预防医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预防接种为人类建立的丰功伟绩。在消灭天花的启示下,我国的计划免疫和全球的扩大免疫规划活动,正朝着消灭脊髓灰质炎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进而消灭麻疹的目标奋进。
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处置
疫苗作为预防针对传染病的特异手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孩子接种后出现38℃以下发热、轻微皮疹等一般不需要处理,可加强观察,多喝开水,注意休息和保暖;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反应、反应持续时间较长或逐渐加重,应尽快与接种医生联系。
接种禁忌症
儿童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均不宜接种或暂不能进行预防接种:
1、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应在治愈后再接种;
2、体温超过37.2℃的发热儿童,不宜接种;
3、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4、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等,也不宜接种;
5、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
6、过敏体质及患哮喘、荨麻疹的儿童,不宜接种。因为疫苗中含有微量过敏源,对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会发生过敏反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