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该区A股上市公司近日全部完成年年度报告披露,41家A股上市公司交出了成绩单。
报告显示,除受行业政策调控影响较大的企业外,成都高新区40家A股上市公司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48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净利润合计.45亿元,同比增长57%。
三大主导产业齐发力
近九成企业实现盈利
记者梳理41家上市企业年报后发现,其中有36家企业实现盈利,占比近九成,分别来自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等成都高新区主导产业领域;实现净利润超10亿元的由上年4家增加为5家,其中,通威股份、四川路桥两家企业实现净利润超50亿元。
去年8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雷电微力,是一家从事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微系统研发、制造、测试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年公司营业总收入7.35亿元,同比增长.90%,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66.33%。
年,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规上企业产值亿元,增长24.2%,已形成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终端整机制造到软件服务的全产业链条,在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版图占据重要一极。
作为成都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在生物医药领域同样表现不俗。去年6月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欧林生物是一家专注于人用疫苗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生物制药企业,年公司实现营收4.87亿元,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实现净利润翻倍增长。
“公司制定了‘传统疫苗升级换代+创新疫苗开发’双轮驱动产品研发策略,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90%,主营产品吸附破伤风疫苗快速放量,助力公司年营收同比增长52.18%。”欧林生物常务副总经理樊钒告诉记者。
此外,年报数据显示,得益于智能投影市场旺盛的消费需求,来自新经济领域的企业极米科技年主要运营数据均保持高速增长——年公司营业总收入达40.38亿元,同比增长42.78%,归母净利润4.83亿元,同比增长79.87%,持续保持国内投影机市场龙头地位。
“成都高新区上市公司经营保持稳健,体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今年,我们将从政务服务、政策供给、人才发展、要素保障、宜居城市、亲清社会六方面着手,持续做优营商环境‘六大生态’,助力企业发展,建设中西部‘创业高地·筑梦之城’。”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力科技创新
年科创板上市企业研发投入9.95亿元
今年4月,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科创板。至此,成都高新区科创板上市公司数达8家,科创板上市及过会企业总数达10家。
作为企业成长性的重要标志之一,研发投入是市场对科创板企业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