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4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一款“血吊坠”产品最近引来了热议。“血吊坠”,是一个空心的磨砂玻璃瓶,消费者购买后需要自己采血,滴进瓶子里。
因为样子好看,以及所谓“能够代表自己的心意”,“血吊坠”成为了情侣之间的送礼佳品。但这种“血吊坠”的制备过程,其实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挡灾”还是“招灾”?
在一些销售平台上,“血吊坠”的价格只有几十块钱,有的商家早已月销售上千,销售火爆。
除了一个小小的磨砂玻璃瓶,售卖“血吊坠”的商家一般还会附赠采血针、吸管、创可贴等操作工具,以及采血的教程,整个过程都号称安全卫生。
但是在大量买家晒出的成品图中,也不乏血流不止的血腥画面。有的买家甚至在手腕处采血,这反而是一种给自己带来危险的“招灾”行为。
图源:共青团中央微博
安徽医院急诊外科主治医师王召华表示,在私自采血的过程中,除了会引发大出血的风险,还可能会导致破伤风感染,轻者会引起肌肉的痉挛,感染严重还会引起脑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危及生命安全。
即使针头消毒,我们的手部也是最常接触物品的部位。如若没有清理好创口,很可能出现感染。
专业医护从业者进行采血,都需要在无菌场所,使用消毒一次性取血针。如果采血量较多,对消毒、采血方式、采血后按压等专业步骤的要求都会更加严格。
另外,酒精虽然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但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伤口,酒精对伤口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不仅会引起剧烈疼痛,而且还会引发伤口部位皮肤出现蛋白质变性,反而不利于伤口愈合。
也许是“畸形的爱”
目前,各个电商平台都已经下架了这种“血吊坠”产品,销售这类产品的卖家也把这类产品改名叫“磨砂水晶瓶”继续在网上出售。
的确,这种产品并不一定非得装血,一个“磨砂瓶”本身也没有违反禁止性规定,只要卖家没有宣传封建迷信和劝导买家自残,产品依然可以正常售卖。
中科院心理学博士林林表示,类似以“血吊坠”作为礼物表达心意的做法,潜意识或许是源于控制欲,通过对自己身体的伤害来控制对方,这是一种并不健康的相处模式。
最后,提醒大家,表达感情不能以相互伤害为前提,爱别人的前提,是要爱自己。
监制:梁悦
记者:总台央广记者富赜
编辑:杨扬毕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