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近年来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在北京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跌伤、动物咬伤和交通意外在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中名列“前三名”。
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狗、猫、乌龟、兔子等被很多家庭当宠物来养,不少宠物狗还被视为家中的“第二个孩子”,由此造成孩子容易受到狗的伤害。据这次调查,大多数的动物咬伤来自于宠物狗,约占82%,北京每天大约有30名儿童被动物咬伤。动物咬伤之所以是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二位原因,是因为大多数家长和宠物主人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来保护孩子的安全。
既然动物咬伤这么常见且严重,被动物咬伤后,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区分咬伤类型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常见动物或人咬伤的创面特点。创面的位置和特点取决于动物的咬伤力量。
狗咬伤——临床上所见狗咬伤创面可以很小(如抓伤,淤青),也可以是很大的创面(很深的开放性伤口,深的穿刺伤,组织撕脱或者挤压伤)。大型狗的脚爪非常厉害,可以导致很严重的损伤。一些致死性的伤害部位常包括头颈,或者直接造成小年龄儿童重要脏器的损伤。四肢特别是手部常是被狗咬伤的部位。
猫咬伤——2/3的猫咬伤发生在孩子上肢,被抓伤位置多为上肢或面部。因为猫的牙齿长、尖锐锋利,所以常常会有较深的穿透伤。如果是手部贯通伤常会引起骨髓炎或化脓性关节炎。
人咬伤——占所有咬伤的25%,是除狗和猫咬伤外的常见咬伤病因。创面常是半圆形或者椭圆形的淤斑或淤青。对于孩子的人咬伤,患处一般在面部、上肢或躯干部位,常常发生在小朋友间相互打闹的时候。创面一般比较小,不会损伤皮肤。但是如果咬痕犬齿间的距离大于3厘米,需要当心这个咬伤来源于成人,有可能与儿童虐待有关。
自救处理办法
孩子被咬伤后,怎么办?
大家都知道被动物咬伤,特别是被疯狗咬伤,未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会引起狂犬病。虽然狂犬病发病率特别低,但狂犬病病毒的毒性非常强,一旦发病几乎就是%的死亡率。那么被动物咬伤后,爸爸妈妈在家里该如何处理呢?请记住以下几个词语:禁挤、冲洗、止血、消毒、包扎、送医、打针。
1.禁挤:大家常常在电视剧里看到,主人公被毒蛇咬伤后,常常有个“挤”的动作,但如果我们的孩子被狗、猫等动物咬或抓伤后,第一大禁忌就是对伤口进行挤压。不挤压是为了防止狂犬病毒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神经系统。
2.冲洗:孩子受伤后,爸爸妈妈要帮孩子立即用肥皂水、清水、洗涤剂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
(市面上没有专为宝宝设计的咬伤药剂,家长可酌情混入适量清水配合使用)
别小看肥皂水和洗涤剂。肥皂属于碱性,它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发生游离水交换,从而发生脱水使细菌死亡。常用的洗涤剂原理也类似。
3.止血:在冲洗过后,如果伤口有活动性的出血,我们该怎么办呢?用压迫止血法止血。最常做的急救动作就是用手按住出血区,压迫10~20分钟。伤口较深、出血较多时,直接压迫仍不能达到止血目的,可以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压向邻近骨头,阻断血运来源,以达到止血目的。
(家里常备一些纱布、旧衣物可以用来包扎伤口)
绷带止血一般用于出血量较大的情况,如果没有也可以就便取材,如三角巾、领带、布条等均可。
绑带止血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绷带折叠成条带状,即可当做止血带使用。上止血带的部位加好衬垫后,用止血带缠绕,然后打一活结,再用一短棒、筷子、铅笔等的一端插入活结一侧的止血带下,并旋转绞紧至停止出血,再将短棒、筷子或铅笔的另一端插入活结套内,将活结拉紧即可。
出血较少时则可用创可贴就好,既可以止血,还能有效杀菌,保护伤口不再受到二次感染,一举多得。
4.消毒:在彻底冲洗止血后,用碘伏或双氧水涂抹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当然,这是在家里备有这些物品的情况下进行的。
5.包扎:消毒结束后,可以用干净的纱布等包扎患处。
6.送医:家长在做完以上紧急处理后,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一定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7.打针:被可疑感染狂犬病毒的动物或者被不知是否注射过疫苗的动物咬伤后,孩子应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以控制其他感染。
医院处理好后,后期的观察反馈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在孩子回家后,出现以下情况,爸爸妈妈记得要及时跟医生医院就诊:
伤口发红、肿胀、触痛或疼痛加剧。
伤口流出液增加或发出难闻的气味。
发烧超过38℃(口温)。
预防宠物咬伤
爸爸妈妈学会紧急处理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在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减少或预防孩子被宠物咬伤。这就要求爸爸妈妈在平时教会孩子遇到动物时要注意安全:
1.勿招惹。无论是在动物进食还是休息时,都不要招惹它们。对野生的或是不认识的动物,更不要招惹。还有一点要提醒孩子,不要以为动物宝宝好欺负而去招惹它们,这种行为会惹怒边上的动物妈妈哦!
2.动作缓。在抱起自己或朋友家的宠物时,动作一定要缓慢,不要粗暴急躁。
3.注卫生。在与动物无论是狗、猫,还是乌龟、兔子等玩耍后,都要洗手。不是简单的冲洗,要用肥皂,并注意清洁指甲缝等隐蔽的地方。
4.勿伸手。不要把手伸进饲养动物的水箱或笼子里,更不要伸向它们的嘴巴。
5.要告知。教育孩子,在被动物咬伤后,一定不要因为害怕,而隐瞒大人,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
遇到主动挑衅的动物怎么办
有时,孩子也会很委屈:“我没有招惹那些动物,而是它们威胁我!”这时,我们要教育孩子,让他们心里有这样的认识:
1.勿惊慌。不要尖叫、奔跑。你的惊慌举动会带给动物不安感,可能会引起动物更剧烈的恐慌,导致它进一步攻击你。
2.需站稳。如果你跌倒,动物可以攻击你的范围会增大,你上身的重要脏器及头部都会受到威胁。
3.物体挡。如果身边有大型的物件可以遮挡,建议用物体遮挡一下,但不要用物品去丢动物,以免激怒它们。
如果是在家中,教导孩子可以寻找就近的衣柜、桌子等,或者收纳箱。同时向大人求助。
无论如何,我们在养宠物时,要时刻提高警惕,以免孩子被咬伤或抓伤。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和动物和平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