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孩子注射的疫苗有没有问题我们来告诉你

疫苗

疫苗原本是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而应运而生的预防性生物制品。但近期爆出的非法疫苗事件却让我们错愕:为何能够预防流行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却成了“杀人的工具”?爸妈们纷纷担心:疫苗,还能放心让孩子打吗?未来注射的疫苗都安全吗?

家长莫慌

先判断孩子是否接种问题疫苗

1佛山:未发现非法疫苗流入,可放心接种

佛山市食药监局负责人:

目前,目前还没有发现非法疫苗流入佛山,佛山对药品管理有电子监管平台,对企业经营的药品全部可以做到溯源。

佛山各区疾控中心也陆续发布相关情况说明,顺德区发布的疫苗管理及流通情况说明如下:

?顺德区区使用的所有疫苗均是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招标采购,按照省→市→区→镇(街)的渠道逐级供应。3月18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已发出通告,广东省疾控系统没有省采购无资质的疫苗;当前广东省疾控系统和接种门诊冷链系统运转良好。

?顺德区有严格的疫苗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冷链设备管理系统,区疾控中心装备有冷库、冷藏车;区、镇属各疫苗接种单位均配备有冷库、冰箱等冷链设备;顺德区所有疫苗(含一类、二类疫苗)均由佛山市疾控中心的冷藏车送至顺德区疾控中心后,再由顺德区疾控中心的冷藏车配送到顺德区全部疫苗接种单位。全部冷链设备全年正常运转,保证所有疫苗能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储藏、使用。

?区疾控中心从未向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外的单位采购疫苗;全区所有经区卫生行政部门认定接种单位均使用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送的疫苗,广大群众可以放心接种。

2无接种二类疫苗,不必担心

医院儿科主任陈英:

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提供、必须接种的疫苗。二类疫苗是指自愿并自费的疫苗。不同城市一二类疫苗的种类略有不同。

二类疫苗主要包括: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甲型肝炎疫苗、B型嗜血流感杆菌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狂犬疫苗。

由于本次庞某非法经营的疫苗均为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如果孩子在这段时间没有接种过二类疫苗,则不用担心此案对您孩子的直接影响。

◆◆◆◆◆

接种了涉案二类疫苗

最坏结果是什么

?疫苗无效,注射后无免疫保护

作为生物制品,疫苗对温度的要求严格,尤其一些疫苗是活苗,更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保存。疫苗从生产到接种的流通运输全程,均需要冷链保护。

无冷链保护的疫苗最大的问题就是失效。打了这种疫苗机体产生不了抗体,即对这种疾病没有产生保护。说白了,就是疫苗白打了!

?群体内爆发流行病

如果一定范围内接种这些失活的疫苗的人群比较大,那么在这一范围没有相对应疾病的免疫保护屏障,一旦有个体发病,可能造成爆发流行。

比如涉案的水痘疫苗是活疫苗,无冷链保护易失活,接种后不产生免疫保护。如一个区域均接种了这种失活疫苗就可能水痘流行。

?个别疫苗没接种成功或会发病致死

某些疫苗没接种成功如果发病会导致死亡,比如狂犬病。要明确的是:不是接种了这些疫苗造成死亡,而是接种了这种无效疫苗机体没有产生免疫保护造成发病导致死亡。

这期间在相关城市接种过狂犬疫苗的,要去查一下您接种的疫苗批号并与涉案疫苗批号比对。

特别提醒:

目前国内、外均没有明确的接种无冷链保存的疫苗直接导致伤害或死亡的报告。

现在朋友圈被疯狂转发的“疫苗之殇”一文涉及的主要是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这些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即使接种正轨渠道的疫苗也有可能发生,只是非常小概率事件。

这些不良反应并不是接种没有冷链保护的疫苗后会的反应。家长不要把涉案疫苗与“疫苗之殇”一文中那些可怕的接种反应设定为因果关系。

◆◆◆◆◆

之前已经接种

担心无效或不良反应怎么办

?主动查询

我国从年开始,对疫苗等特殊药物实行电子监管,通过在疫苗外包装盒上赋码,疫苗生产、经销、使用企业、单位各级扫描电子监管码录入流通信息,来对疫苗的流通过程进行监管。

专家建议,如果还有保留疫苗的基本信息,可以通过拨打全国公共卫生热线,查询已经接种的疫苗是不是问题疫苗。

?测试免疫效果

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医生还建议,可以通过测免疫效果,比如抗体效价,来查实。如果用了问题疫苗,无需恐慌,补种即可。而如果以前接种的疫苗有效,重复接种的话一般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只能算是无效接种。

?不良反应

疫苗的常见不良反应多发生在接种后的24~48小时内,后期再发的可能性很小。

◆◆◆◆◆

辨别接种是否成功

这里有几种方法

?观察患病情况

儿童打了防疫针,2周左右可以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一个月时免疫力最强,以后缓慢减弱。如果2周后,儿童没有患打针所预防的那种传染病,特别是在该病流行季节或周围有这种病流行时,仍没有被传染上,说明打防疫针的效果很好。

?观察接种反应

接种活疫苗后,因疫苗中的细菌或病毒需在体内生长、繁殖,才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力。所以,局部和全身有一定的反应。

比如,皮内接种卡介苗以后,2-3天后接种的部位皮肤略有红肿,但很快消失,属于非特异性反应。二周左右,局部产生红肿的丘疹,浸润硬块,有时会发生硬块软化,变成白色小脓疱,以后自行破溃形成浅表溃疡,直径一般不超过0.5厘米,有少量脓液,然后结痂,痂皮脱落留有轻微疤痕。前后时间约为2-3个月左右。

如果出现这种反应过程,说明接种成功,有效果。如果接种后无任何反应,说明接种失败。

?皮肤试验

打了防疫针后,由于体内产生了免疫力,可以中和细菌产生的毒素,故注射少量毒素在皮肤以内,可不发生任何反应。如果没有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注射少量毒素即会发生红肿现象。比如,锡克氏试验就可了解接种白喉类毒素后,有没有预防白喉的能力。锡克氏试验阴性,说明接种成功。

?测定血液中免疫力增长情况

接种疫苗后血液中免疫力有4倍以上增长时,说明接种成功。

不接种疫苗会怎样

《疫苗之殇》的图文传遍网络。虽然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很低,但很多妈妈仍然担心。小编的朋友圈更是有很多家长急呼:不敢再打疫苗了。

可是,为了避免百万分之一的风险而不打疫苗,那就是把孩子置于感染病毒更大的风险之下。让我们看看,在没有疫苗的年代,这些病毒有多么可怕!

脊髓灰质炎(脊灰)

脊灰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可在数小时内造成全面性瘫痪。在脊灰疫苗问世之前,几乎所有儿童都会感染脊灰病毒,每例感染病例中会有一例出现不可逆转的瘫痪。在瘫痪病例中,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因为有了脊灰疫苗,脊灰病例自年以来减少了99%以上。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儿童。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破伤风(百白破三联疫苗中的“破”)

破伤风通常是致死性的感染性疾病,病死率在10%~70%之间;即使在具医院里,死亡率也有10%~20%。

20世纪80年代全球有80万左右新生儿死于破伤风,2年降到了18万人,8年下降到5万人。

麻疹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严重疾病。在没有疫苗的年代,超过90%的人在10岁前感染了麻疹病毒,其中多数可出现症状。年,在广泛开展疫苗接种之前,估计麻疹每年在全世界造成万人死亡。

百日咳(百白破三联疫苗中的“百”)

百日咳是引起全球婴幼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8年全球百日咳发病约万例(其中95%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约19.5万儿童因此死亡。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实施大规模疫苗接种后,发达国家的百日咳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了90%以上。

白喉(百白破三联疫苗中的“白”)

历史上白喉一直是最令人恐怖的儿童期疾病之一,19世纪80年代在欧洲和美国发生的白喉大流行期间,一些地方的病死率高达50%。据估计在20世纪80年代大量使用白喉类毒素以前,在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万病例,5万~6万例死亡。在~0年期间,白喉在全球的总报告病例数减少了90%以上。

乙脑

乙脑是一种由蚊类传播的疾病,发病后病死率较高(5%~50%),约有1/3的幸存者愈后留下终生的神经精神障碍。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使用乙脑疫苗,发病率从之前的20.92/10万下降到如今的小于1/10万。

流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世界性流行病,因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高而为人们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jewellerypower.net/zzbx/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