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童书妈妈第篇原创分享
每周三谈学习,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涵盖心理学、脑科学、成功学的伟大学科
有10个客户电话要在三天内打完,但已经第三天的下午三点了,还有十个电话没有打;明天都要上台演讲了,今天晚上11点半还没有开始动手写PPT;明明账户上有钱,偏偏要到了收拖欠罚款的时候才急吼吼去交,破坏自己的信用值……不用讲,这些熟悉的行为,就是我们大人的拖延症。
你知道小孩也有拖延症吗?
慢吞吞起床、满世界找袜子、嫌早餐不好吃吃得很慢、每次上学都迟到……这些是幼儿时代的拖延症,经常被包上成慢性子、幼儿园没有吸引力的外衣,让家长和孩子都不能及时察觉;
小学生拖拖拉拉总是写不完作业以至于每天没有玩耍和睡觉的时间,中学生明明头悬梁锥刺股、熬夜死磕但总是成绩不好……这些孩子可能是真笨,可能是老师教育不得法,但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吸上了一种大脑毒品,这种毒品的名字叫:拖!延!症!
拖延症的直接危害是让孩子所有的时间都被低效率垃圾时间占满,其间接危害是令孩子厌学,对自己丧失信心,甚至对生活,对人生产生厌恶。一半学生只要治疗好拖延症,就能够提高效率,提高学习成绩,进而改变对人生的感受,从一个怨声载道、自卑退缩的孩子变成一个乐观向上积极主动的正能量少年。
▼
治疗小朋友拖延症的第一步
分辨他是否真的得了拖延症
在治疗拖延症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拖延症是如何诞生的。脑科学家发现,人们在面对困难任务时,大脑会产生一种让人痛苦物质,在这种痛苦物质作用之下,人就会选择逃避和拖延。
划重点——产生拖延症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完成事情的困难程度。换成另外一句话更好理解:拖延症讨厌的是困难,而不是事情本身。
了解这个重点对于小朋友拖延症的治疗非常关键。这是因为成人治疗拖延症,都是自己发现,自己治疗;而儿童治疗拖延症,是父母发现、父母敦促小朋友治疗。父母出现“误诊误治”的情况是,经常没有搞清楚孩子究竟是害怕事情本身,还是害怕做事情的困难。
比如,拖拖拉拉不去练琴的孩子,究竟是孩子畏惧练琴的枯燥痛苦,还是根本就不喜欢弹琴?
孩子去幼儿园拖拖拉拉,究竟是因为在犯拖延症,还是在幼儿园过得不开心?有些孩子在幼儿园学校受了欺凌、遭受了老师的不公平待遇,甚至是猥亵乃至性侵犯,他们通常的表现是拖延去上学,而不是跟父母讲出实情。这些都需要家长去仔细辨别。
所以,在“治疗”孩子拖延症的时候,一定要分辨是否孩子的主观意愿。当你教一个人如何爱情保鲜,如何经营婚姻时,一定要先搞清楚他们之间是否有爱情。
如果事情本身不是孩子心甘情愿做的,“治疗拖延症”就会变成家长在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孩子的一种方式,“治疗过程”就变成操纵孩子的一种手段。而孩子在强势并且精明的家长面前,常常愤怒伤心而无法反抗——那些两眼空洞,为家长和老师读书的孩子就是“误诊误治”的受害者。
在这样情况下,以下的治疗方法收效甚微,甚至会恶化亲子关系。
如果小朋友也迫切想要改变现状,就像迫切想治好拖延症的你一样,那么我们就可以展开“治疗方案”了!
▼
治疗小朋友拖延症的第二步
确定拖延的终点,开始的起点
“我的房间每次都是在急着要写一篇重要稿件的时候整理的。”
“每次准备看一部有深度的电影之前我都要把客厅弄得整整齐齐,把水果切得整整齐齐,甚至还熏香……等把这些做完,我发现再看完一部电影会影响睡觉,于是就用碎片时间刷刷微博,回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