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免疫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有效防止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达到最终消灭疾病的目的,国务院将每年4月25日定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今年4月25日是我国第33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主题为“防控传染病,接种疫苗最有效”。
值此之际,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体举办的全国疫苗与健康大会也于4月21日在南京正式召开。预防接种是每一个孩子的权利,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对于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预防控制传染病
接种疫苗成必要手段
今年是建国70周年。自年我国开始实施免疫规划,通过开展预防接种工作,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多种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或消除,免疫成效显著。
据悉,年我国通过无脊灰的证实;我国麻疹发病人数从最高的年万例下降到年不到例;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从建国初期的35岁提高到年的76.7岁,婴儿死亡率从‰下降至年的6.8‰,孕产妇死亡率从/10万下降至年的19.6/10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医疗卫生建设的进步,也离不开预防接种工作的普及。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科科长洪镭表示:“预防接种是人为地将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过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注射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疫苗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已经被处理过,只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不具有致病性。当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抗体;当再有相应的病原菌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来对抗它,以保护身体不受细菌或病毒的伤害。”
事实上,接种疫苗作为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不仅可以增强个人免疫力,保护其免遭疾病和感染之苦,还能够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阻断传染病的传播链,进而控制传染病蔓延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疫苗还有助于巩固国家教育和经济发展等优先事项,节约大量医疗开支,因为免疫接种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医疗卫生投资之一,我国免疫规划成绩充分证明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