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床是一件让父母很头痛一件事,所谓尿床就是医学上常说的遗尿症,一般来说小孩子三岁之前尿床很正常。
而三岁以后孩子就可以自主控制排尿,从而养生良好的如厕习惯,频繁遗尿会导致孩子虚弱,影响孩子健康和身心发育。
遗尿症的症状表现多为脾气古怪、胆小怕事、性格内心、做梦上厕所、天冷情况加重。
中医上讲的是肾虚、脾气虚主要以这两种情况为主,艾灸可以固本培元,加强膀胱的约束力,从而治疗孩子遗尿症。
尿床即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入睡后还不能控制排尿,从而不自觉的尿床。
习惯性遗尿会使孩子虚弱,影响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经常尿床还会给家庭带来烦恼。
临床表现为:睡眠昏沉,难以叫醒,醒后不知。平时易出汗,尤其夜间出许多,睡觉姿势多为爬或蜷卧式。
脾气古怪、胆小怕事、性格内向,做梦找厕所、冬天或阴雨天加重。尿床应尽早治疗,大约有2%的遗尿症患儿因未及时治疗而持续到成年甚至终生。
对于各种功能性遗尿患儿,尿床治疗中医将之分为肾气不足型、脾肺气虚型、肝经湿热型、心肾不交型。
肾气不足的小儿遗尿,每晚可多次尿床,尿清长味不大,平时在天气寒冷时,小便次数多,面色苍白,缺少光泽,神疲乏力,四肢发凉、怕冷,或下肢无力,智力较同龄儿童稍差,舌质淡苔白滑等证。
治疗要温补肾阳,艾灸可以取肾俞、命门、关元、三阴交、太溪。
肺脾气虚证,如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稍动就出汗,舌淡苔薄白等证,则应补益脾肺以固涩小便。
艾灸主要以脾俞、肺俞、中脘、关元、阴陵泉。
肝经湿热型的症状主要为:夜间遗尿,其尿量不多,但味腥臊,尿色较黄,兼见性情急躁易怒,面赤唇红,口渴好喝水,舌红苔黄等。
治疗应该泻肝清热,艾灸取穴肝俞、心俞、太冲、承山、三阴交。
心肾不交型表现为梦中遗尿,睡眠不安,烦躁叫扰,白天多动少静,或手足心发热,形体消瘦,舌尖红有刺苔薄,应清心滋肾。
艾灸取穴命门、肾俞、委中、太溪。
艾灸治疗尿床上宜以温补脾肾,益气固摄为原则,选穴以任脉、膀胱经及脾经穴为主,酌取关元、肾俞、膀胱俞及三阴交施温补手法。
经过治疗使患儿下元充实,肾阳振奋,膀胱约束有力,遗尿自然可愈。临床上一般可在治疗3~5次后明显好转。
一、家长必须密切配合医生,不能斥责患儿,要注意白天勿使患儿疲劳兴奋过度,晚上控制其饮水,夜间及时叫醒令其小便,逐渐养成自觉清醒小便的习惯。
二、治疗时间以下午或临睡前进行最好。
三、若治疗10次以上无效者,多说明有其它致病因素(如泌尿系感染、营养不良、大脑发育不全、脑外伤等),应查明原因,积极治疗。
四、因先天性隐性骶椎裂引起的遗尿,一般在10岁以内较难治愈,但随着患儿机体的生长发育,往往在15岁左右,经针灸治疗,大部分可迅速治愈。
五、3岁以下婴幼儿,由于智力发育不完善,排尿的正常习惯尚未养成,出现暂时遗尿不属于病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