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宝宝的预防接种疫苗该怎么打文末

根据市疾控中心通知,本院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在防疫期间暂停接种疫苗,复诊时间另行通知。在此期间家长们除了做好防控,还很担心孩子的疫苗没有办法打该怎么办?疫情期间常规疫苗流程有哪些变化?哪些疫苗可以推迟接种?家长如何在接种疫苗的时候给宝宝做好病毒防护措施呢?下面请儿保科主任徐晓云为我们具体科普一下相关知识。

可以推迟接种的疫苗

1

卡介苗

4周岁之前的任何时间完成接种均有效。

2

乙肝疫苗

建议12月龄之前完成三剂次接种,每剂次间隔至少28天,超过12月龄接种同样有效。

3

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

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三剂次基础免疫,但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三剂次均有效,每剂次间隔至少28天。

4

A群流脑多糖疫苗

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24月龄以内完成两剂次,每剂次间隔三个月。

5

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

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但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一剂次接种均有效。

6

乙脑疫苗、甲肝疫苗

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但24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一剂次接种均有效。

不建议推迟接种的疫苗

1)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需要在出生后尽快接种,尤其是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应在开展助产服务的产科接种单位及时接种,并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3月龄以下儿童的卡介苗无接种禁忌症者及时接种。2)狂犬病及破伤风暴露后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建议按照预防接种程序及时、全程接种。

优先安排补种的疫苗

1)接种条件恢复后,优先安排可能超过免疫程序时间的孩子。2)优先安排含麻疹成分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等)、乙肝疫苗(尤其是母亲表面抗原阳性的孩子)、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等的接种。3)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如出生时未及时接种,如符合同时接种其他免疫规划疫苗条件的,建议同时接种多种免疫规划疫苗。

近期需要接种疫苗该怎么防护?

●家长带孩子接种疫苗时,都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合理安排出行到达时间,尽可能减少现场等待时间;●减少陪同人员,尽量不要乘坐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与人群密切接触;●无法或拒绝佩戴口罩的婴儿,尽量远离人群,使用后的口罩不应随意丢弃,应放入接种门诊指定的医疗废弃物袋中。●家长和孩子在公共场所不要随意触摸,医院人员稀少的清洁区域留观30min,但不要远离接种门诊以便于留观。

延迟接种期间的注意事项

1、对于首剂次乙肝、卡介苗、百白破等尚未接种的小月龄婴儿,如家庭环境中有可疑患病风险的家属,应予以隔离,减少宝宝患疫苗可控疾病的风险。2、在延迟接种期间,家长及孩子均应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鼓励孩子采用七步洗手法,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以及饭前便后需彻底清洁双手,洗手前尽量不接触口、鼻、眼。孩子的玩具需要定期消毒,如56℃加热30min,或使用75%医用酒精、含氯消毒剂和紫外线等方法消毒。3、要每日做好孩子和所有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主动测量体温。如家人有不适症状,应主动隔离观察,防止与孩子交叉感染。

目前儿保科开通了电话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ewellerypower.net/zzbx/6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