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每天尿床,大人责任更大

小孩子都免不了尿床,3岁以内的幼儿由于智力发育尚不完全,排尿习惯尚未养成,所以夜间尿床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令很多家长头疼的是很多宝宝3岁了,依然会有睡眠中尿床的现象,很让人烦恼。这就是所谓的小儿遗尿,一般3岁以上的小儿,经常在睡梦中尿床,醒来后才意识到的,可称为小儿遗尿。如何有效控制孩子尿床,医院专家告诉你:一般说来,小孩在1岁或1岁半时,就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半或4岁后夜间不再尿床。但是如果4岁以上还在尿床,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就不正常了。小儿尿床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小儿原发性遗尿症,俗称尿床,是指睡眠状态把尿液排泄在床上,当事人不得而知或在梦中发生,醒后才知道。多为单纯性持续性,即除尿床外无其它伴随症状,无器质性病变,理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绝大多数的小儿遗尿都是原发性的,属于非病理性的,即功能性小儿遗尿。有2~4%的患儿遗尿症状可持续到成年期。遗尿症的危害是由于自尊长期受损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小儿继发性遗尿,是病理性的,不分白天夜晚、床上或非床上、清醒或非清醒状态均可发生,除尿床外还有其它更明显临床症状和病理表现,多为器质性病变,诸如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病,多为伴随性和一过性,即可随其它病变好转而好转。 对于小儿尿床,如果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先治疗疾病。排除了疾病因素,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遗尿,可以通过耐心的教育,解释和劝慰来纠正。首先要帮助孩子了解遗尿症是暂时的功能失调,消除精神负担,配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为避免孩子夜间熟睡后不易醒,白天应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中午最好安排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晚饭菜中少放盐,少喝水,少喝汤。睡觉前制止孩子过度兴奋,要孩子养成睡觉之前排空小便再上床的习惯。父母要培养孩子自觉起床小便的习惯。入睡前提醒孩子自我默述今晚x点起来小便,父母还可以在孩子经常遗尿的钟点到来之前叫醒他,让他在清醒状态下小便。训练孩子白天憋尿也可作为一种方法,每当出现尿意时主动控制暂不排尿,开始可推迟几分钟,逐渐延长时间。于一些由于器质性疾病(如大脑发育不全、脊柱发育不全、泌尿道畸形、脊柱裂等)所引起的遗尿症,则应该请医生给予治疗。在训练和治疗过程中,对孩子时常鼓励能加强他们的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哪一天没有尿床,就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另外。父母千万不要责怪,惩罚孩子。对于小儿脾肺气虚型遗尿、肾气不固型遗尿可以尝试的小偏方:偏方一:取一小把韭菜子,用擀面杖碾细碎,与面粉做成小饼,蒸熟,每天食用2次,可温补肾阳,用于小儿肾气不充型遗尿。韭菜有非常好的补肾壮阳效果,而韭菜子同样有着温补肝肾的作用。韭菜与韭菜子作用极为相似,却分别用于成人与小儿。偏方二:鸡蛋1枚,白胡椒7粒。将鸡蛋敲破1个小孔,放入白胡椒,再用纸把小孔糊起来,蒸熟食用。每天吃1枚鸡蛋。尤其适合小儿脾肺气虚型遗尿。偏方三:韭菜根25克,洗净后切碎,用干净纱布包起来,绞取汁液,加适量水煮开后温服。每天2次,连服10天。偏方四:五倍子3克,研末,醋调外敷脐部。10天为1个疗程。偏方五:鲜李子克,绿茶2克,蜂蜜25克。将鲜李子剖开后置锅内,加水毫升,煮沸3分钟,再加茶叶与蜂蜜,沸后起锅取汁。清热利湿,柔肝散结。偏方六:揉丹田。丹田穴位于下腹部脐下2寸与3寸之间。操作时揉此穴下。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常用于治疗小儿先天不足、疝气、遗尿、脱肛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ewellerypower.net/zzbx/6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