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这么大了还尿床医生提醒若小孩5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病例——

12岁的玲玲(化名)乖巧可爱,很讨人喜欢,但性格却有些自卑。导致她自卑又困扰的“秘密”便是玲玲从小到大几乎每晚都尿床。直到6、7岁时“尿床”习惯依旧不改,父母拿她没办法,只能让她每晚都穿纸尿裤睡觉。因此,玲玲从来不参加类似夏令营等在外过夜的集体活动,也不敢去亲戚朋友家中过夜,怕别人问起“穿纸尿裤睡觉”的习惯。这份“与众不同”也造成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无法认真听讲,平时容易焦躁,还产生自卑、孤僻等心理。

一次偶然机会,玲玲爸妈得知,“尿床”或许是一种病,加上玲玲要到外市上初中,必须住校,于是玲玲的爸妈带着她找到我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徐海玲,希望能“戒”掉这个坏习惯。

徐海玲医生介绍,像玲玲这种情况属于“遗尿症”。玲玲虽然不是任何时候睡觉都会“尿床”,如白天睡觉时就不会有症状,但每周有6~7次的夜遗尿现象,已经属重度小儿遗尿症。

治疗上,徐海玲医生首先予基础治疗,包括生活指导、功能训练、心理疏导,再予一线治疗,2~3周后,玲玲的症状明显改善,继续维持治疗,“尿床”将可完全消失。

1

什么是儿童遗尿症?

临床上是指5周岁以上孩子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不自主的排尿,且每周超过两次,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诊断大龄儿童“夜遗尿”的标准要适当放宽次数,如大于10岁的儿童,每周夜间尿床次数超过1次,也应诊断为儿童遗尿症。

资料表明,夜遗尿的患病率较高,约10%的儿童患有遗尿症,并且有2%~3%左右的患儿会一直持续到成年。但是,儿童遗尿疾病的知晓率仅为62%,超过一半的家长认为夜遗尿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会自愈的生理现象,多采取“观望”和任其“自然发展”的态度。

2

遗尿症有什么危害?

“遗尿的严重性经常被家长低估。但孩子如果上幼儿园或上学了还一直会‘尿床’,就容易被嘲笑,时间久了还会敏感、胆小、畏缩,不愿意接触外界,形成社交障碍,有的甚至影响智力发育,导致睡眠质量差、尿路感染,外阴皮肤炎等。同时,孩子尿床也严重影响家长的生活质量,半夜要起床更换被褥、清洗等等,有些家长也会为此产生焦虑情绪。家长如果发现小孩5岁了,或者更大,还会经常‘尿床’,医院就诊。”我院儿科主任朱勇斌说。

3

遗尿症由什么原因造成?

儿童夜遗尿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跟遗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心理等各种因素相关。普遍认为有遗传背景的孩子易患遗尿症,如双亲中其中一方有遗尿症的,其孩子同样有遗尿症的概率为44%;双亲均有遗尿病史的,则其孩子发生遗尿的概率高达77%.

诊断小儿是否患了遗尿症,首先排除是否为继发性遗尿(如儿童本身存在的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畸形、糖尿病、尿崩症、隐形脊柱裂、精神心理疾病等基础疾病引起的尿床表现),若患儿为继发性遗尿症,需先治疗基础疾病。只有排除继发性遗尿症,才可予生活饮食调节、功能训练等方法干预治疗遗尿症。

4

遗尿症该怎么治疗?

儿童原发性夜遗尿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基础治疗、一线治疗和其他治疗等。徐海玲医生建议,首先家长不要因此责罚小孩,可加以积极的生活方式指导帮助患儿摆脱遗尿症。

临床实践证明,对于轻度遗尿症的患儿可通过基础治疗改善症状,如规律的作息时间,可鼓励患儿白天正常饮水,避免食用含茶碱、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晚餐宜早,且宜清淡,少盐少油,饭后不宜剧烈活动或过度兴奋;尽早睡眠,睡前2~3小时应不再进食,睡前2小时禁止饮水及食用包括粥汤、牛奶、水果、果汁等含水分较多的食品。此外,养成日间规律排尿(每日4~7次)、睡前排尿的好习惯,部分家长可尝试夜间闹钟唤醒,提醒患儿上厕所排尿。对中、重度遗尿症患儿,去氨加压素和遗尿报警器是主要一线治疗方法,可有效治愈大部分的儿童原发性夜遗尿。同时,医生会根据儿童夜遗尿的具体类型和患者及家长的治疗意愿灵活选择治疗策略。

↓↓↓喜欢这篇文章就为我们点个赞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ewellerypower.net/zzbx/67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