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婴儿进入相应疾病高发年龄之前就获得保护,我们从出生时就要接种各种各样的疫苗。但是你知道我们有哪些免费的疫苗吗?如果某种疫苗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去接种会不会影响效果?
今天,小编就带您看看,疫苗接种的那些知识。
一、孩子6岁前必须接种哪些疫苗?二、几种常见疫苗①麻疹疫苗名称:麻疹减毒活疫苗;
预防疾病:用于预防麻疹。
接种对象:8月龄以上的麻疹易感者。
免疫程序:8月龄接种1次。
禁忌:
(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包括辅料及抗生素过敏者;
(2)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妊娠期妇女;
(4)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5)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它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注意事项:
(1)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或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哺乳期妇女;
(2)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3个月以上接种本疫苗;
(3)使用其他减毒活疫苗与接种本疫苗的使用间隔至少1个月;但本疫苗与风疹和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可同时接种;
(4)育龄妇女注射本疫苗后,应至少3个月内避免怀孕。
②脊灰(减毒猴肾)疫苗名称: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减毒猴肾);
预防疾病:预防由1型、2型和3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导致的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接种对象:主要为2月龄以上的儿童。
免疫程序:
基础免疫为3次,首次免疫从2月龄开始,连续服用3次,每次间隔4-6周。4岁再加强免疫一次。其它年龄组在需要时也可以服用。
禁忌: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
(2)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妊娠期妇女;
(5)尚未控制的癫痫和其它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③Hib疫苗名称: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预防疾病:用于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包括脑膜炎、肺炎、败血症、蜂窝组织炎、关节炎、会厌炎等)。
接种对象:2或3月龄婴儿-5周岁儿童。
免疫程序:
1、自2(3)月龄-5月龄婴儿接种3针,每针间隔1-2月,在18个月时加强接种1次;2、6-12月龄儿童接种2针,每针间隔1-2月,在18个月时加强接种1次;3、1-5周岁儿童仅需接种1次。
禁忌:
(1)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2)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特别对破伤风类毒素过敏者;
(3)严重心脏疾病、高血压、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者。
注意事项:
(1)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或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
(2)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免疫缺陷患者注射本疫苗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3)本疫苗如与其它疫苗同时接种,应在不同部位注射;
(4)在任何情况下,疫苗中的破伤风类毒素不能代替常规破伤风类毒素注射。
④百白破(无细胞)疫苗名称: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预防疾病: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接种对象:3个月-6周岁儿童。
免疫程序:3、4、5月龄各接种1针,每针间隔1个月。18-24月龄加强1针。
禁忌: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
(2)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它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4)注射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
注意事项:
(1)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或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
(2)注射后局部可能有硬结,1-2个月即可吸收,注射第2针时应换另侧部位。
(3)注射第1针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不再注射第2针。
⑤破伤风疫苗名称:吸附破伤风疫苗;
预防疾病:预防破伤风;
接种对象:2岁以上人群。全年均适宜接种;
免疫程序:
(1)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2)注射1次,注射剂量0.5ml。
禁忌:
1.患严重疾病、发热者。
2.有过敏史者。
3.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
注意事项:
1.使用前检查包装容器、标签、外观、有效期是否符合要求。
2.使用时应充分摇匀,如出现摇匀不散的凝块、异物、疫苗曾经冻结、疫苗瓶有裂纹或标签不清者,均不得使用。
3.注射后局部可能有硬结,1~2个月即可吸收,注射第2针时应换另侧部位。
4.疫苗开启后必须在30分钟内用完。
5.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接受注射者在注射后应在现场休息片刻。
6.严禁冻结。
⑥乙肝(酵母)疫苗名称: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
预防疾病:本品用于对乙型肝炎病毒引起感染的主动免疫,预防乙肝病毒引起的乙型肝炎。本品不能保护由甲肝病毒、丙肝病毒或其他已知能够感染肝脏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接种对象:本品可以在出生后的人任何年龄段使用,推荐用于处于乙肝病毒感染风险较高的人群,如可能接触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或血液的医护人员、高危人群、患者、实验室工作人员、居民等。
免疫程序:
(1)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2)基础免疫程序为3针,分别在第0、1、6月接种,每1次剂量为10ug。
禁忌:
(1)本品禁用于对酵母或疫苗任一成份过敏者。
(2)同其他任何疫苗一样,本品禁用于患严重发热性疾病、急慢性严重疾病的患者。但轻微感染不是接种的禁忌症。
注意事项:
(1)本品注射前应充分摇匀。
(2)本品不应臀部注射或皮内注射,因为可能导致免疫应答较低。
(3)本品在任何情况下不得静脉注射。
(4)在透析患者和免疫系统缺陷的患者中,本品标准的免疫程序可能不会获得足够的抗体浓度,因此这些病人需要额外或重复剂量的疫苗免疫。
(5)本品注射前应肉眼观察疫苗是否有异物和/或物理性状改变。如有摇不散的块状物不得使用。疫苗开启后应立即使用。
(6)本品注射时应备用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注射本品后的接种者应在现场适当观察和休息。
⑦水痘疫苗名称: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
预防疾病:预防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接种对象:年龄为12个月以上的水痘易感者。免疫程序:出生满12月龄接种一剂。
禁忌:
(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包括辅料及抗生素过敏者;
(2)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妊娠期妇女;
(4)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5)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它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注意事项:
(1)育龄妇女接种本疫苗后应至少避孕3个月;
(2)接种本疫苗后,1个月内不要接种其它疫苗;
(3)白血病、肿瘤及免疫功能缺陷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
⑧卡介苗疫苗名称:皮内注射用卡介苗;
预防疾病:预防结核病;
接种对象: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或以前未接种且PPD试验阴性的儿童,一般在出生时接种。
免疫程序:接种1针,皮内接种;
禁忌:
(1)对已知疫苗成分过敏;
(2)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它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5)妊娠期妇女;
(6)患湿疹或其它皮肤病患者。
注意事项:
(1)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2)使用前请检查包装容器、标签、外观、效期是否符合要求。疫苗瓶有裂纹者不得使用。
(3)本品重溶时间应不超过3分钟。
(4)接种对象必须详细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疫苗批号及亚批号、制造单位和接种日期。
(5)接种卡介苗的注射器应专用,不得用作其他注射,以防产生化脓反应。
(6)使用时应注意避光。
三、健康咨询①为什么一定要按程序接种疫苗?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临床试验和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的。如乙肝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脊灰疫苗等至少需要完成3剂接种才能使儿童身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随着孩子的长大,身体内原有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有些疫苗还要进行加强免疫。
②接种后会有哪些反应,怎样处理?部分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些反应,如低热、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上述症状一般持续1~2天即可消失,不需要任何处理。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上述反应,应该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如果发生严重反应者,应及时就医。
异常反应常见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炎等,应及时就医。
③预防接种有什么禁忌吗?预防接种主要有以下五类禁忌证:
(一)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及抗生素过敏者;
(二)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三)妊娠期妇女;
(四)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五)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它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涉及到具体疫苗还要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④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有何不同?
我国上市后的所有疫苗都是经过国家严格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均得到证实。接种何种疫苗,家长可自行选择。
⑤如果未按时接种疫苗会怎么样?预防接种稍微推迟,不会影响接种效果。但是不能推迟太长时间。
⑥第一类疫苗第二类疫苗有何区别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⑦第二类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不接种二类疫苗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第二类疫苗是对第一类疫苗的重要补充,并不是第二类疫苗就不需要接种,有些第二类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对部分儿童健康的威胁较大,如水痘、肺炎、流感等,患病后不仅对儿童的健康造成危害,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家长可以根据当地疾病流行的威胁、小孩的身体素质、家庭的经济状况等来选择第二类疫苗。第二类疫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的收费替代疫苗,如四价流脑疫苗、甲肝灭活疫苗等;一种针对非免疫规划疾病的疫苗,如水痘、Hib等。前者完全可以选择免费的免疫规划疫苗;后者可根据疾病的流行特征、儿童的体质、经济承受能力来自主选择。
接种疫苗可防病,但不是%,而且也有较低概率的异常反应;不接种疫苗,疫苗针对疾病有可能不感染,有可能感染了发病,也有可能感染了不发病。以上就是种种影响,不同的疾病和疫苗会有差别。
⑧医院会不会强制接种自费疫苗?
国家不会强制儿童接种疫苗!对于自费疫苗和免费疫苗是自愿选择的,常规的接种程序接种的疫苗是免疫规划疫苗。
⑨我国有多少种疫苗可以免费接种?我国儿童有12种疾病是可以免费预防的,主要覆盖0-6岁儿童,具体可看看儿童的接种证或查询当地接种单位。打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而不是一般性的抵抗力。
⑩儿童预防接种证要保管多久?儿童预防接种接种证,是由儿童家长保存。接种单位保存的是儿童预防接种接种卡,一般至少需保存至儿童满6岁,至提供常规免疫接种服务结束,《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对管理期限的要求不是特别明确。(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