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气是越来越冷了,又到了起床靠毅力,洗澡靠勇气,取暖靠一身正气的时候。
家里的取暖神器拿出来了吧,抱着热水袋、电暖宝,坐在暖风机前,立马感觉穿越到了春天,从头暖到脚底板。
暖是暖了,烫伤事故却也随之而来。
在网页上一搜,孩子被热水袋、暖风机烫伤的事故数也数不清。看着孩子小小年纪就要遭受烫伤的痛苦,甚至留下一辈子都难以消除的疤痕和心理阴影,这对父母来说真的是一件非常痛心的事。
假如意外真的发生了,我们该如何在第一时间进行紧急处理,把伤害减到最低呢?今天特意给大家整理了一份靠谱的烫伤处理操作指南,赶紧来学学吧。
1民间偏方不可信
烫伤的紧急处理应该这么来!
×偏方一:烫伤了赶紧用冰敷。
真相:不能使用冰或冰水敷在伤处,这么做会加重皮肤组织的损伤,导致愈合延迟。
×偏方二:在伤口上涂抹牙膏、酱油、草木灰等,能缓解疼痛、杀菌消炎。
真相:在伤口上涂抹这些东西会导致皮肤损伤进一步加重,而且会让医生很难判断烫伤的严重程度,还会加大伤口清洗难度,增加孩子的痛苦。
×偏方三:挑破水疱好得快。
真相:挑破水疱不仅不会加快愈合,还会让伤口暴露,极易造成细菌感染。
下面我们来学习正确的烫伤紧急处理方法。
建议妈妈们拿个纸记下来,然后贴在家里显眼的位置。这样当意外发生时,才不会不知所措,慌了手脚。
第一步,冲。受伤后立即用凉水冲洗烫伤部位,然后浸泡在流动的凉水中,通常需要20-30分钟(如果烫伤面积非常大,不宜超过20分钟)。这么做可以帮助缓解疼痛,降低烫伤造成的损害。
如果烫伤部位在脸上,就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冷敷,毛巾要不断更换。注意不要用冰水浸泡,也不要挑破水疱。
第二步,脱。轻轻脱去受伤部位的衣服,如有必要可以直接用剪刀剪开。如果衣服粘在伤口上,千万不要用力撕扯。
第三步,盖。用一块无菌纱布轻轻盖住烫伤的部位。如果家里没有无菌纱布,也可以用清洁、干燥的棉布或保鲜袋,一定不能用会粘连伤口的物品覆盖!
第四步,送。以下几种情况的烫伤,需要在完成上述步骤后立刻送医。送医过程中须抬高受伤部位,并注意保暖,防止体温过低。
这些情况要注意1、出现水疱,或者皮肤发白、发焦;
2、烫伤面积超过宝宝的手掌大小;
3、烫伤部位在脸、手、脚、关节或生殖器等部位;
4、伤口经处理后,发红、疼痛、肿胀的情况持续好几个小时,甚至流出分泌物,散发异味。
2预防烫伤
给家来个大排查
烫伤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照着小地图,一起来检查家中的烫伤安全隐患吧。
厨房烫伤事故重灾区厨房是烫伤事故多发区,所以最好不要让孩子进厨房。麻麻们要特别注意:
煮菜时,不要把锅单独留在煤气灶上。离开时把锅柄转向内侧,以免孩子够到把手。
端着热饮或热汤时,提前留意孩子的位置,以免溅洒的热液烫伤孩子。
热汤、热茶水等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确保桌布或是厨房电器的电线、把手没有露到台面外,孩子看见了会去拉扯。
火柴、打火机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最好锁起来。
客厅要特别留意取暖设备冬季取暖,除了空调,还有很多家庭会选用其他取暖设备,如小太阳和暖风机等。经过长时间的制暖,取暖机的风口会变得很烫(吹风机也一样哦),所以家长们要看好孩子,不要让他去触碰取暖机,以防烫伤。
卫生间洗澡时最易发生事故首先做个检查,热水器的温度应该设定在49℃以下,温度过高会把孩子烫伤。
另外给宝宝洗澡时,一定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并注意不要让孩子在身边玩耍。如果采用淋浴,不要直接对着孩子打开莲蓬头,要先自己试试水温,再给孩子冲淋。
卧室暖被窝的正确方式冬天被窝很冷,很多妈妈会使用热水袋给孩子暖床。宝宝皮肤娇嫩,长时间接触热水袋易导致低温烫伤。
可以在孩子上床睡觉前在被窝里放热水袋,在孩子进被窝前拿走。还有,一定要选用质量过关的热水袋,以防漏水、炸裂烫伤宝宝。
最好不要给孩子使用电热毯。婴儿和小宝宝受不了过热的温度,大人也有可能会忘记关掉电热毯。另外,如果孩子尿床,还可能产生触电的危险。
掌握正确、科学的烫伤处理方法很重要,能在意外发生时最大程度地减轻孩子的痛苦。
但最最重要的还是把预防工作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希望今天的文章,不只教会妈妈们烫伤时的急救处理方法,更能提高妈妈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宝贝的冬天安全感满满!
本文参考AAP、kidshealth、parents、英国红十字会网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