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积极备考中,天星君为考生们准备了“每日一记”——高频考点,有助于考生们掌握记忆技巧,建立重点知识体系。坚持每天记一点,医考过关不困难。祝广大考生学习愉快,顺利通过考试!(各科顺序依次为:口腔,中西医,临床,乡村全科)口腔:
口腔修复学
第九章(第8节)
重要知识点
(选自《口腔核心考点全攻略》)
全口义齿
选择前牙
①选择大小:两侧口角线之间堤唇面弧线为上前牙的总宽度,参照唇高线至平面的距离为上中切牙切2/3的高度。由此推算出上前牙的高度和宽度。下唇线至平面的距离确定下中切牙的切1/2的长度。(熟记)
②选择形态:牙形要与患者面部形态协调。通常根据患者面型来选择牙形。
选择后牙:后牙主要用于完成咀嚼功能,还要重视义齿承托组织的保健,重要的是选择与牙槽嵴状况相适应的后牙面形态。
排牙原则
全口义齿人工牙的排列要考虑美观、功能和组织保健这三个方面。
(1)美观原则
1)牙列弧度要与颌弓型一致。通常情况下颌弓型与面型一样也有方圆形、尖圆形和卵圆
形三种。牙弓型要与颌弓型协调一致。
2)上前牙的位置要衬托出上唇丰满度,要达到此要求有以下几点可作参考:(熟记数字)
①上前牙唇面至切牙乳突中点一般8~10mm;
②年轻人,上尖牙顶连线通过切牙乳突中点,而老年人上尖牙顶连线与切牙乳突后缘平齐;
③上尖牙的唇面通常与腭皱的侧面相距10.5±1mm;
④上前牙切缘在唇下露出2mm,年老者露的较少。
3)牙齿排列要体现患者的个性。
4)上前牙的排列要参考患者的意见,一般情况下,上前牙排列要在患者参与下完成。
(2)组织保健原则
咀嚼功能原则:有效的咀嚼和满意的咬合是人工后牙的主要功能,要有最广泛的牙尖接触,尖窝关系要稳定,扩大接触面积,提高咀嚼效能。
平衡合:全口义齿的平衡是指在正中及下颌作前伸,侧方运动等非正中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都能同时接触,即为平衡合。
平衡合的理论:
根据同心圆学说,可知五因素之间的关系:
(1)髁导斜度和切导斜度间为反变关系
(2)牙尖斜度、定位平面、补偿曲线曲度,三者之间反变关系
(3)髁导斜度、切导斜度与其余任一因素都是正变关系
中西医:
考点9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外感表证:为治风通用之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证。
考点10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痈。风寒感冒;风寒湿痹证。善治表证夹湿,太阳经头痛,上半身风寒湿痹。
考点11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风寒感冒;牙痛,风湿痹痛;鼻渊;肺寒咳喘。有小毒,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反藜芦,1?3g。
考点12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皮肤风湿瘙痒。阳明经头痛,眉棱骨痛。
考点13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宜后下。
考点14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风热疹痒;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本品性寒滑肠,气虚便溏者慎用。
考点15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利咽开音透疹、息风止痉。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证;小儿惊哭不安。
考点16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升阳止泻宜煨用。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考点17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表证发热,少阳证;肝郁气滞,为疏肝解郁要药;气虚下陷,脏器脱垂;疟疾寒热。解表退热宜生用,疏肝宜醋炙。
临床:
心血管系统今
日
要
点
★考点9 原发性高血压
1.高血压分级
2.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注:(1)危险因素:①高血压(1~3级);②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③吸烟;④TC≥5.7mmol/L或LDL-C3.3mmol/L或HDL-C1.0mmol/L;⑤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⑥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⑦腹型肥胖。
(2)靶器官损害:①左心室肥厚;②蛋白尿;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④踝肱指数0.9。
(3)并发症:①脑血管疾病;②心脏疾病;③肾脏疾病;④周围血管病;⑤重度视网膜病变;⑥糖尿病。
3.治疗
(1)控制目标: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至少/90mmHg。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或心力衰竭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80mmHg。
(2)降压药物的选择
①利尿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高血压有较强降压效应。利尿剂的主要不良作用是低血钾症,并影响血脂、血糖、血尿酸代谢,痛风患者禁用。袢利尿剂主要用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
②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患者禁用。
③钙通道阻滞剂:包括二氢吡啶类(地平类)和非二氢吡啶类,二氢吡啶类降压适宜于有传导阻滞的、心率偏慢的。非二氢吡啶类一般不用于降压,适宜于心率偏快的。
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代表药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是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高血钾症、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代表药有氯沙坦、缬沙坦。与ACEI相比,一般不引起的刺激性干咳,治疗依从性高。
★考点10 血脂异常
1.高胆固醇血症 总胆固醇(TC)≥6.19mmol/L,治疗首选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
2.高甘油三酯血症 甘油三酯(TG)≥2.27mmol/L,治疗首选贝特类药物。
★考点11 稳定型心绞痛
1.临床表现
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主要位于心前区或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咽部、下颌等部位。常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持续数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缓解。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为常见诱因。
2.诊断
(1)心电图检查: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2)心电图负荷试验:最常用的是运动负荷试验。
(3)冠脉造影检查:是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金标准”。
3.改善预后的治疗
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以降低胆固醇为主)、ACEI/ARB。
★考点12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1.临床表现
2.诊断
发病后动态观察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标志物水平不升高或仅有轻度升高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为不稳定心绞痛;标志物水平明显升高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且符合其演变规律的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考点13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症状
(1)疼痛:最先出现的症状,多发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程度较重,持续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
(2)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WBC增高和ESR增快等,由坏死物质被吸收所引起。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有关。
(4)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天,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可伴乏力、晕厥等症状。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室颤是患者入院前主要的死因。
(5)低血压和休克。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肺水肿,伴血压下降。
2.心脏体征
心脏浊音界可正常也可轻度至中度增大,出现心包摩擦音,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可有各种心律失常。
3.并发症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最常见)、心脏破裂、栓塞、心室壁瘤和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4.心电图表现
(1)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
(2)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3)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
(4)在背向坏死区的导联则出现相反的改变,即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5.实验室检查
5.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吸氧、监测、护理、建立静脉通路、立即嚼服阿司匹林~mg。
(2)解除疼痛。
(3)再灌注心肌: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4)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ACEI或ARB、调脂治疗、抗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治疗。
乡村全科:
全科医疗今
日
要
点
考点六十一、急性农药中毒
1.毒蕈碱样症状: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有恶心、呕吐、腹痛。
2.烟碱样症状:骨骼肌兴奋出现肌纤维震颤、肌肉强直性痉挛,而后发生肌力减退和瘫痪。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昏、乏力、共济失调、嗜睡、意识障碍、抽搐等。
4.中间型综合征:约在急性中毒后24~96小时,肌力减退或麻痹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5.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在急性症状消失后2~4周,出现进行性肢体麻木、刺痛、呈对称性手套和袜套型感觉异常。50%~70%为轻度中毒、30%~50%为中度中毒、30%以下为重度中毒。胆碱酯酶复能剂:常用解磷定、氯解磷定或双复磷。抗胆碱药:选用阿托品或长托宁。
考点六十二、热烧伤
1.烧伤面积(新九分法)
成人:头颈部9%:发部、面部、颈部各占3%、双上肢9%×2: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躯干会阴占9%×3:躯干前后部各占13%,会阴部1%、双下肢及臀部9%×5+1%:臀部占5%,双足7%,双小腿13%,双大腿21%。成人女性臀大足小,各占6%。小儿头大下肢小,双上肢及躯干与成人相同。
头面颈部面积%=9+(12-年龄)
臀部及双下肢面积%=46-(12-年龄)
烧伤面积(新九分法)记忆:3、3、3(头面颈各占3%),5、6、7(双手、双前臂、双上臂的面积),5、7、13、21(臀部、双足、小腿、大腿、面积),13、13、1(前躯后躯会阴部面积)。
2.烧伤深度(三度四分法)
3.烧伤分度
考点六十三、合理用药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吸收速度快慢的影响如下:
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黏膜给药口服给药皮肤给药。
服药时间:每日一次(qd)、每日二次(bid)、每日三次(tid)、每日四次(qid)每周一次(qw)。
考点六十四、抗菌药物、激素、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
(1)青霉素类代表药:青霉素G、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皮试液浓度U/ml,若发生过敏性休克则立即皮下注射0.1%的肾上腺素0.5~1ml、若无效3~5min重复一次。
(2)氨基糖苷类
代表药:阿米卡星、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副作用:明显的耳、肾毒性、与一代头孢合用时可能增加肾毒性。
(3)四环素类: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禁忌证:儿童禁用(四环素牙)。
(4)氯霉素类:骨髓抑制,临床少用,对伤寒沙门菌和立克次体有一定疗效。
(5)大环内酯类代表药: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抗菌谱:革兰阳性菌、厌氧菌、支原体及衣原体。
不宜使用:肝病和妊娠患者。注意事项:哺乳期患者服用克拉霉素期间应暂停哺乳。
(6)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革兰阳性菌及厌氧菌具良好抗菌活性。
(7)糖肽类:万古霉素、多黏菌素B。该类药物用于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
(8)磺胺类:磺胺嘧啶、复方磺胺甲噁唑。抗菌谱:G+和G-均有效。注意事项:可引起脑性核黄疸,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不用,妊娠期、哺乳期避免使用。服药期间多饮水。
(9)喹诺酮类代表药: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特殊人群。18岁以下未成年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避免应用本类药。
(10)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
注意事项:
A.妊娠早期(3个月内)患者应避免应用。哺乳期患者用药期间应停止哺乳。
B.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及周围神经炎等,神经系统基础疾患及血液病患者慎用。
C.用药期间禁止饮酒及含酒精饮料,以免产生戒酒硫样反应。
按照抗菌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可将其分为时间依赖型和浓度依赖型两类。
针对主要敏感菌的治疗:
激素代表药物:糖皮质激素。
作用机制:抗炎。
临床应用:风湿结缔组织病、超敏反应、严重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
注意:单纯退热或止痛不可用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特点比较
药物不良反应:感染+代谢障碍+骨质疏松、无菌性骨坏死+糖尿病、高血压等。
特别提醒:患水痘的儿童禁用糖皮质激素,因用药后可使病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若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发生水痘,应视情况减量或停用。
注意事项:激素可通过胎盘、可通过乳汁分泌、激素可抑制小儿生长发育,长期使用要慎重、老年人用激素易骨质疏松(女性)和高血压。
解热镇痛药代表药品:对乙酰氨基酚(孕妇可用)、布洛芬。用药时间:解热不超过3天,镇痛不超过5天。
其他用药:双氯芬酸钾———痛经、拔牙止痛用。塞来昔布———尤其适用于有胃肠道溃疡病史的患者。
关于我们
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护士(师)
医学首选、天星金英杰
天星金英杰您身边的医考专家!
金英杰医学教育长沙分校
9号华天新城5F/5G
---
手机号/彭老师刘老师
张老师胡老师
陈老师
蒋老师
咨询///
金英杰医学教育湘潭分校
/p>
手机/陈老师刘老师
金英杰医学教育株洲分校
/p>
手机/蒋老师刘老师
课程均由北京独家名师教学,所有价格均含全套图书、全程面授、全阶段网课、每周直播、专辅服务、考前点睛,报名服务等!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殿疯初期到底什么样治疗白癜风去哪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