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床
孩子尿床是很常见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孩子在三岁之后尿床率就变低了,有的孩子则不会再出现尿床。但对于5、6岁的孩子还尿床,很多父母都觉得这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甚至责怪于孩子。真的是这样吗?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孩子5岁以后还尿床是正常的吗?
有研究表明,很多孩子在5岁时仍然会尿床,孩子6岁时还尿床的频率甚至高达百分之十。孩子尿床也是和很多因素有关的,比如环境、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等。一般来说,孩子在5岁之前,晚上尿床都是正常的,5岁之后再尿床,就要考虑遗尿症了。
为什么是5岁呢?
因为在3岁之前几乎所有的宝宝都会尿床,但到了5岁以后,大多数宝宝已经具备了成熟的膀胱控制力,就不太会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尿床了。但不同宝宝的发育情况不同,在这个阶段,有些宝宝因为膀胱控制力还不够成熟,还是会尿床。当然还有生活习惯的影响,比如习惯性晚睡,也是导致尿床的原因。据统计,在5岁儿童中还是有大约20%的孩子会有尿床的现象,但对于13岁的孩子,尿床的比例就降到了2%。
孩子尿床的原因有哪些?
1.晚睡
据儿科医生说:经常晚睡的孩子,由于严重缺乏睡眠,导致神经功能发育不健全,支配排尿的神经不工作,身体器官接收不到神经系统的指令,发育也相应延迟。也就是说别的小孩5岁后,都能控制膀胱功能了,晚睡的孩子却还不能。所以,要引导孩子早睡早起。
2.膀胱容量小
用膀胱内压测量方法研究遗尿儿童,发现膀胱容量比预计的要少30%。所以,如果你家宝宝,白天尿多,且每次尿量少,那么睡觉前就不要让孩子喝太多水。因为他本身膀胱容量小,不容易憋尿,而且晚上睡觉前喝太多,也会给肾脏造成负担。
3.睡眠过深
孩子睡眠过深,充盈的膀胱没有向大脑发送信息,不能接受来自于膀胱的尿意觉醒,使之发生反射性排尿,形成遗尿。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掐好时间点,前期先帮忙引导,并且让孩子晚上早点睡觉。
4.便秘、压迫膀胱
当孩子便秘时,膀胱将遭受压迫,使其难以正常储尿,从而孩子的小便感增强,尤其在深睡阶段,小便感增强后,孩子没办法及时意识到,便会尿床。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要考虑改善孩子便秘的情况了,因为便秘的危害可不止是尿床。
5.心理因素
有些宝宝在幼年时没有养成控制排尿的习惯,一旦尿床便遭责骂,精神总处于紧张状态中,使遗尿症经久不愈。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1、孩子尿床并不羞耻,应避免嘲笑孩子
其实很多孩子在自己尿过床以后,都会产生自责心理,有时家长还会调侃或责怪,这样就会导致孩子羞愧、难过等负面情绪,这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作为家长,最好不要让孩子感受到这种责怪和嘲笑,而是耐心的给孩子鼓励和引导。
2、孩子尿床后让孩子自己处理
当孩子尿床后,最好让孩子自己处理,比如让孩子把床单换好,这样孩子在处理的过程中,会感觉尿床后的处理是非常麻烦的,潜意识里有尿意就会起来去厕所了。
3、进行排尿训练
很多孩子尿床就是因为孩子没有很强烈的感觉,在夜里也不会意识到尿床这个问题,所以应该让孩子对膀胱的膨胀有所感觉,才能知道尿急是什么感觉,什么时候该尿尿了。训练膀胱的方法可以在白天时让孩子多喝些水,有尿意就去解决,慢慢的孩子也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厕所了。
4、及时就医
如果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家长积极的帮助解决及安慰等,都没有办法避免或者缓解宝宝的尿床问题,就要寻求医生的帮助,及时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