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家五口温馨的享受周末时
一个绳子,一分钟,差点要了孩子命!
当夜晚你带着宝宝去广场玩时
一个地灯,把宝宝伤害至此!
4日晚,施女士带孩子到广场游玩,孩子不小心跌倒,手掌摸到了地灯,被烫起大水泡!后来有人试验:五花肉1分钟开始滴油;生鱼片1分钟能食用;鸡蛋3分钟后熟透…类似景观灯、地灯、引导灯有很多,千万别让孩子碰!
当宝宝在家,家长一眼没看好
宝宝惨遭烫伤!
去年8月,昆山的小锦添不慎将手伸进热水中,惨遭烫伤。家人没将孩子送医,而是用土方擦了树皮的药。一个月后,小锦添因手骨弯曲、皮肤组织受损,需做矫正和植皮手术。经过一年治疗,手指才恢复知觉。
当家长陪孩子在游乐园开心的玩时
却意外造成宝宝腿部骨折
市民王先生说:“2月3号晚上,孩子在母亲的陪同下进入商城一楼中庭的波波池玩,第一次从滑道滑下后便大哭大叫,妻子迅速把孩子抱出,我们发现孩子左脚面肿起了”。王先生随后和妻子立刻将儿子毛毛(化名)医院。检查报告显示,毛毛左足第1-4跖骨骨折,医生给他打上了石膏静养。
所谓意外
都是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刻发生的
宝宝发生意外
黄金抢救时间往往只有1分钟
有些宝妈觉得
孩子没遇到这些情况,就不用了解
但如果你掌握了急救方法
就很有可能在关键时刻救孩子一命!
?
?
?
隐患一、误吞咽硬物别用手抠!除了开篇我们说的小宝宝误吞别针,生活中还有这些小物品,都是极可能被宝宝误吞的:
硬币、豆子、钢珠、电池、发卡、泡沫塑料
珍珠、枣核、干果、口香糖、电动牙刷头
药片、纽扣、铃铛、缝衣针、石子、玩具配件
假如家长发现孩子误吞了这些东西,千万别用手抠,否则越抠越往里!
正确急救方法
?首先,我们要判断异物是进了食管还是气管。具体区分方法如下:如果异物进入气管,宝宝根本发不出声音来;如果异物进入食管,宝宝可以发出"呃呃啊啊"的声音;
?其次,还要分两个年龄段用不同的方法来急救:
1岁以内宝宝的急救方法:
●把宝宝趴在你的腿上,45度角头朝下,用手掌根部迅速、连续地用力拍打孩子后背5次(在肩胛骨下面)。然后把宝宝的身体翻转过来,依然保持着头部偏低的位置,检查异物有没有出来,如果没有,就重复这个动作。如果还是没有出来,就有可能是卡住了,需医院处理。
●如果异物进入了气管,先采取上述方法,拍打宝宝后背5次,然后翻转过来查看异物有没有出来,如果没有,并且宝宝已经没有呼吸了,要立刻给宝宝做人工呼吸(吹两次气),并通知身边的人拨打急救电话。接着把宝宝身体翻过来继续拍,如果宝宝连心跳都没了,就用食指和中指用力压胸3次(心肺复苏术),用压力将异物排出,如果异物还没出来,医院。
1岁以上宝宝的急救方法
●通过“哈姆立克急救法”将排出异物,方法如下:
一手握拳,将握拳的拇指放在宝宝的腹部中央,即肚脐稍上方、恰在剑突顶端下方,另一手抓住拳头,并对着宝宝腹部快速向上一勒。重复这个动作,直至异物吐出。如果尝试用此方法急救仍无效,医院治疗!
隐患二:烫伤、烧伤别瞎抹一通江西一个1岁多的孩子不慎被烧开的热水浇中,造成全身多处深度烫伤,情况十分严重。小宝宝左侧的腮部已经肿胀变形,手臂血红一片,全身烧伤面积达24%,只能坐着睡觉。孩子妈第一时间给宝宝抹了牙膏,导致孩子伤处感染,留了难看的疤!
正确急救方法
1、冲:不会给宝宝伤口涂抹乱七八糟的东西,先用流动的水冲洗伤处15-30分钟,水流不要太大,以免将烫伤破损的皮肤组织冲掉。记住千万不要冰敷,以免发生冻伤;
2、脱:充分泡湿后再小心脱去衣物;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或者暂时保留粘连部分,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
3、泡:在冷水(加冰块)中持续浸泡15-30分钟,如果烧烫伤面积过大,或者宝宝年龄太小,就不要浸泡太久了;
4、盖:盖上干净湿布或消毒凡士林纱布,千万别往伤口上涂酱油、醋、酒、牙膏等,这样做很可能会感染到伤处。也不要把水疱弄破,也很容易导致感染;
5、送:如果伤口严重、面积超过孩子的脸部大小,医院治疗。
隐患三:摔出血了别盲目止血有些宝宝非常调皮,一带出去玩就完全不受控制,就像风一样的蓝孩纸、铝孩纸,极容易摔伤、磕伤,导致流血。有的妈妈看到宝宝流血了,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压住伤口给TA止血,其实这样会起到反效果,导致血流不止。
正确急救方法
1、如果是小伤口,妈妈们应第一时间用生理盐水冲洗,直到伤口不再继续出血。如果伤口不碍事,不包扎其实更利于愈合,但如果伤口部位容易二次受伤(比如肘部),可以用创可贴或纱布简单包扎。
2、如果伤口深面积大,做好应急处理后医院进行包扎、消毒。
PS:某宝可以买到便携式生理盐水,妈咪包里常备一只,宝宝在户外受伤时就派上大用场了。
隐患四:扭伤了别先热敷!2岁的小九,在跟爸爸出去玩的时候摔了一下,造成踝关节扭伤,爸爸一看小九出现了红肿,赶快给他揉一揉,回头拿热毛巾敷敷。可这一敷下去,红肿不但没消反而变得更厉害,甚至从“馒头”样变成“萝卜样”,医院一检查,医生说这样做完全错了!
正确急救方法
1、受伤24小时内,用冷毛巾包冰块先冷敷20分钟,镇痛消肿;
2、受伤第二天后,改用热敷促进肿胀消退,帮宝宝揉揉伤处。还可以用绷带包扎扭伤部位,保护和固定受伤关节,或把扭伤部位垫高,帮助减轻肿胀。
隐患五:手被门夹或脚被砸别包太紧有的宝妈问:宝宝手指被门夹了很深的一道紫印,并且还破了但是没有流血,过一会没有紫印了,那道很深的深印也很平整,宝宝的手也可以一伸一握,我给宝宝厚厚的包扎上了,这样做对吗?
其实绷带缠的太紧、越厚,只会增加宝宝的伤痛。
正确急救方法
1、和扭伤的处理方法类似,先冷敷,再热敷;
2、对于砸伤的伤口来说,绷带千万别缠太紧,有害无益,轻轻的包扎即可。
隐患六、被木刺、钉子、针戳伤别硬挤!到树木多的地方,宝宝难免不会用手抓树枝,树枝的小刺很容易就刺到宝宝手部的皮肤里。有些家长为了把刺从皮肤里拨出来,就生挤,惹得宝宝哇哇大哭。
正确急救方法
1、用手轻轻挤压伤口,流一点血,这样可以带走细菌。无论刺伤伤口多小都要及时就医,并注射破伤风针;
2、如果木刺、竹刺扎进皮肤里无法用手取出,可先放一块冰让皮肤有些麻木,再用消过毒的针轻轻挑开皮肤,用消过毒的镊子夹出异物。
3、如果玻璃片、针、钉子等断在了伤口里,家长千万别自行处理,一医院就医!
隐患七:眼睛进异物别吹!春天有柳絮、杨絮飘落,风沙也相对较大,宝宝的眼睛很容易进异物。小编就经常看到身边的宝妈,发现宝宝迷眼了就给TA吹吹,这样做也是不对的。
正确急救方法
1、大多数异物会随着眼泪流出来,但有些异物流不出来,这时家长可以用生理盐水(如果没有生理盐水也可以用清水)冲洗眼睛,让异物流出来。操作方法如下:左手撑开孩子上下眼皮,右手拿生理盐水或淋浴花洒冲洗15分钟;
2、如果异物留在眼内,可以让孩子面对光源坐下,上身稍后倾,检查上下眼睑,检查上眼睑时让孩子眼睛向下看,家长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上眼皮,轻轻向上翻即可,检查下眼睑时只需轻轻将下眼皮向下外翻即可;
3、如果发现异物,用干净的湿棉签将异物清除,然后滴一滴抗生素眼药水。如果家长找不到异物,医院请医生帮助处理。
隐患八:虫子进耳朵里了别用手或棉签小编听说过一个新闻,有个奶奶在看孙子的时候,发现孩子耳朵进了个小虫子,就试图在孩子耳朵边上抹油,谁知孩子的耳道很窄,虫子不会倒回爬出来,这个奶奶看不管用就用棉签掏,可小虫子越爬越深,导致宝宝穿孔,那只耳朵从此聋了,这就是处理不当的导致的呀!
正确急救方法
孩子在户外玩耍的时候,偶尔有虫子进入耳朵的情况,宝宝会感到疼痛,这时候建议如果没把握的情况下,医院让医生取出。请注意抱孩子的时候将宝宝的患耳朝下。不要试图用棉签或挖耳勺把虫子取出!
精选文章新妈妈知道吗?哺乳宝宝也有适应期
天热了给宝宝剃光头?宝妈你这是在坑娃呀!
比钙片强十倍的家常菜,长个子必吃,妈妈速学!
伤宝宝眼睛的杀手可不止电视!这3个因素更要引起注意
善卡优5月暖心大促,活动持续进行中........
分享让精彩再飞一会
点赞是您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
聊聊你育儿过程中的事儿
点“阅读原文”进入母婴坊微商城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