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可贴现如今已经成为许多家庭必备的东西,
有些人出门甚至随身携带。
但是,你真的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创可贴吗?
用得不对,就有可能造成反效果!
最近#女孩因创可贴使用不当导致截肢#话题
就上了热搜
原来,医院曾收治一位4岁女童,该女童左手中指的末节发黑,已经坏死多日,需要进行截肢手术,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女童手指坏死,只是因为受伤后,贴了张小小的创可贴,但由于事后处理不当,造成手指血液流通不畅,最终坏死。
小小创可贴竟致截肢
陪同前来救治的奶奶告诉该院骨科医生邓伟,大约是10天前,雯雯左手中指末端受伤,当时就用了一张创可贴包扎了一下。等两天后,再打开手指上的创可贴,发现手指的末端已经发黑。
“这个肯定要截肢了。”邓伟告诉记者,目前他们首先要判断雯雯的伤口到底有没有感染?如果伤口没有被细菌感染,伤情不再扩大。等伤口稳定后,就要择期进行截肢手术。
邓伟表示,为确保手术成功,如果将来要截肢的话,至少要从雯雯左手中指的中节骨头的中间开始切除,这样就可以将左手中指的末端进行缝合。“如果伤口感染了,治疗起来可能更麻烦,截肢范围可能要扩大。”
创可贴包扎太紧酿祸
“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邓伟告诉记者,此前他们已经收治过一次这样的病例。不过,邓伟表示,发生这样的悲剧,病因并不是出在创可贴上,而是在使用上。“基本上可以判断,都是患者使用不当造成的。”
“肯定是因为用创可贴进行包扎时,包扎太紧,造成手指血液流通不畅,引起手指坏死的。“邓伟表示。对此,雯雯的奶奶给予了证实。原来,为防止布条松掉脱落,雯雯又在布条上,用牛皮筋进行缠裹。
邓伟表示,一般来说,受伤之后,手指会有肿胀等不适感。而包扎太紧,造成手指末端血流不畅、坏死,给人的感觉也会是肿胀等不适感。同一个感觉,如果是儿童,可能就意识不到危险的存在。
专家建议:不要环状包扎
“我们一般不建议给儿童用创可贴,特别是在手指、脚趾上,用创可贴进行环状包扎。”邓伟表示,这是因为用创可贴进行环状包扎,存在一定危险。如果包扎太紧,容易造成手指和脚趾的血流不畅,伤口痊愈速度慢。
对于伤口的处理,邓伟建议,如果有破损的话,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和处理,打破伤风。如果只是有点皮破之类的小伤口,可以用纱布或者创可贴包扎一下,但不建议用环状包扎这种方式。另外,伤口最好每天进行三次创面消毒。在伤口愈合之前,不要碰到水,否则会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
详情可戳新闻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
这4类伤口不要用创可贴创可贴不是万能贴,一般只用于不用缝合即能止血的小伤口,以下几类伤口不能用创可贴。
1大而深的伤口:
创面若较大较深的伤口不易止血,不宜用创可贴,医院进行正规的清创缝合,并打破伤风预防针,必要时还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小而深的伤口:
这样的伤口不易清洗干净,容易遗留异物和被细菌污染,同时创可贴吸水性和通气性差,不利于伤口的分泌物和脓液排出,易使细菌生长繁殖,引起或加重感染。
3动物抓伤:
被狗咬伤或是猫抓伤、蛇咬伤等动物造成的伤口,不能用创可贴,以免毒汁或病毒在伤口内蓄积或扩散。
4烫伤:
烫伤后出现的皮肤破溃、流水均不能用创可贴,否则分泌物会促发感染。
使用创可贴,要注意3件事1使用前:
检查伤口内是否留有污物,有异物必须先将伤口清理干净后,才能贴上创可贴。
2使用时:
不可缠得太紧,以免伤口不透气而发生厌氧菌感染,出现发烧等情况。
3使用后:
要注意保护伤口,创伤部位少活动,以便让伤口尽快愈合。不要经常用手捏压伤口。
24小时后,如发现伤口有发热、疼痛难忍、肿胀加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打开检查;若发现伤口有红肿、渗液等感染现象,医院外科做消毒防感染处理,有时还应加服抗菌药物。
儿童在婴儿期行动受限,且受到父母的保护最多,但随着宝宝长大,活动范围不断增大,伤害也开始增加。目前,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0-14岁儿童的“第一杀手”,每年有超过20万的0-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而有一些常见的意外伤害,若及时处理得当,可能可以“大事化小”。但往往是一些“小意外”,家长处理不当,反而引发严重的后果。下面儿童5大意外伤害“杀手”,你知道该怎么应对吗?
儿童意外伤害杀手top5:动物咬伤
如果孩子不小心被小猫小狗咬伤,家长应该马上帮孩子把伤口的脏血挤出,别让血存在伤口里,否则容易引起感染。如果伤口小,可以先用肥皂水或者0.1%的苯扎溴铵反复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干净,把含病毒的唾液、血水冲掉,再用2%-3%碘酒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如果伤口比较大或者自己不好处理,医院处理,而且最好要注射狂犬疫苗。
儿童意外伤害杀手top4:气管异物有些异物部分被吸入喉腔,还有部分留在声门外,可以打开小儿口腔,看是否能取出部分异物。还可以让孩子俯倾并拍背——让孩子俯卧于家长的臂肘上或腿上,头部下垂,家长用手拍打其背部,借助重力,促使异物排出。或者挤压腹腔喷出异物,做法是让孩子站立前倾,家长在其后用双手重叠拢在患儿上腹部,冲击性挤压,促使异物排出。
如果被鱼刺、鸡骨卡住食管或喉管时,不能用馒头硬咽,也不要用手抠,咽和抠都会造成骨头、鱼刺刺向更深处,甚至刺破食道。异物卡住食道后,要立即停止进食,如卡在显眼处,可用筷子或镊子取出,如卡入位置较深,医院处理。
儿童意外伤害杀手top3:烫伤
如果孩子发生烧烫伤,家长应马上用冷水持续冲洗患处15-30分钟,降低被烫伤组织的温度。如果烫伤较严重,还应小心并迅速脱去孩子的衣服,伤处的衣服若与皮肤粘连时应快速用剪刀剪开,或在水中揭开,避免撕脱表皮。烫伤严重的孩子,医院医治,转移运送时应以干净衣被或消毒敷料覆盖烫伤的创面,以免创口被污染。同时,家长切忌使用有颜色的物质,如酱油、酱、泥灰等涂抹伤口,这样容易使伤口感染,加重损伤程度,也不要随便往伤口上抹药。
儿童意外伤害杀手top2:交通事故
孩子一旦发生家庭事故,家长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抢救时先判断伤情和受伤部位,采用正确的搬动方式:保护颈部、脊柱和骨折肢体,在转运前先给孩子戴上颈托。没有颈托的时候,可将厚衣服或报纸缠在颈部,并用皮带或绳子固定。车祸发生后,实行先救人、后治伤的原则,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出现大量出血时,先用干净的布压迫伤口简易止血。如果出现骨折时,用木板、书本为骨折肢体固定,等待救护人员到场。家长切忌抱着、背着转送或用绳索等软担架运送,以免损伤儿童脊髓神经,导致截瘫。
儿童意外伤害杀手top1:跌坠
如果孩子只是在玩耍时不小心被绊倒,家长应仔细检查孩子是否发生擦伤或者淤肿,及时给孩子的伤口消毒上药,避免感染。如果孩子发生了严重的坠楼事故导致昏迷,家长一定要冷静,将孩平卧在一块板上,头侧向一方,医院。因为在有脊柱骨折、头颅损伤或内脏损伤出血,甚至失血性休克情况下,由于抱的姿式使脊柱弯曲,特别是途中颠簸振荡会加重脊髓的损伤,而且头处于高位会加重脑缺血、缺氧。在父母心中,孩子就是我们的天。防患于未然,保护好孩子,别等天塌下来的时候才追悔莫及。同时,家长很有必要多学习孩子意外伤害急救护理知识,万一意外突然发生,也能够冷静科学处理,力争拯救孩子于危险之中,而不是由于自己的无知,让孩子“伤上加伤”。
京师爱蓓双语幼儿园年春季学位预定中...
托班:10人
小班:8人
招生—/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