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床的经历,我想每个父母都遇到过,许多家长可能并没有太在乎这个事,总觉得孩子还小,尿床都是正常的,长大了自然就好了,所以我们一直都没怎么往心里去。
如果您的孩子快3岁了,还是控制不住尿,搞得一家人晕头转向,经常半夜起来换床单,孩子、大人都休息不好,有的时候一个晚上要换二、三次。
还有,除了在家里尿床,孩子在幼儿园午睡时也会尿床,孩子的同学因此开始嘲笑您儿子,对儿子的心理造成了严重伤害。
一位家长在诊室对我说:“她每天去幼儿园接孩子,平时,孩子都会跑上来抱抱我,告诉我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但是有一天孩子却没这么做,只是一路低着头,话也很少,当时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觉得肯定是发生了什么。晚上吃饭时,我试着问孩子在幼儿园里做了什么,是否发生了有趣的事情,孩子只是简单地回应了一下,然后默默地吃饭。在洗碗时,孩子走到我身边,跟我说他不想去幼儿园了,因为中午又尿床了,同学们给他起了外号,叫做“尿床鬼”,说着说着,孩子就哭起来了”。
不要认为遗尿症是小毛病,不治会对孩子的智商、心理健康、发育等都有影响。尿床儿童比正常儿童智商低,多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大脑神经发育与精细动作不协调等;其次,也会导致免疫力低下、消化功能差;此外,还会影响孩子第二性征发育,男孩易出现小阴茎、小睾丸,女孩易出现小子宫、小卵巢等症状,成年后易患不孕不育症。
●家长对遗尿的误区
在老一代父母心中,小儿遗尿症不认为是病,也不着急,觉得孩子长大了就自然好了,年轻一代父母要多学习育儿常识,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因“尿床不是病”的错误观念而延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以下是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一些家长治疗误区。
误区一:尿床会自愈不用治有些家长拖到十几岁时才带孩子去看医生。西欧一些国家统计表明,10岁以上尿床发生率高10%,这个足以说明很多的尿床孩子没能自愈。临床证实,晚治疗不但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还会加大治疗难度,增加治疗费用,所以越早治疗越好。
误区二:病急乱用药自行从药店购药,甚至乱用土方,不但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且乱用药物还可能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每个尿床孩子的原因是不同的,有膀胱容量太小、尿液产生太多、抗利尿激素水平不足、遗传、心理因素等不同的原因,所以一种药、一个土方等仅仅是适合一部分的病人,所以家长必须带小孩去看医生,让医生来决定什么药适合于你的小孩。
误区三:治病求急、求快彻底的治愈需要一定的时间、疗程,而很多家长治疗求急、求快,反而欲速则不达。一般是要2到3个月,严重的要半年左右。
误区四:忽视心理治疗尿床孩子表面上是满不在乎,其实心理压力还是蛮大的。如果小孩晚上没有尿床,早上那股轻松劲就能说明一切。因此,不要给孩子灌输劣等感的想法,不要过分刺激孩子敏感的神经,要尊重孩子的隐私,给孩子一些自尊。
误区五:单纯依靠药物除了心理方面的辅导外,训练、生活管理等都可以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有些患儿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上各项措施的执行,做到综合的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小儿尿床是一种病,叫小儿遗尿症
如果3岁或3岁以上的儿童多次发生入睡后无意识排尿,每周达2次以上并且持续至少6个月,而清醒状态下无此现象,则应被视为异常,临床上称之为原发性夜遗尿症。
儿童遗尿症主要分为几种类型:
昼夜尿频型:夜尿次数多,经常多于1次,伴有白天尿频,病理机制是膀胱排尿机能调节障碍;觉醒障碍型:觉醒障碍突出,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神经传导功能调节障碍;夜间尿量多型:尿床的次数不多,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调节障碍;昼夜尿频+觉醒障碍/昼夜尿频+夜间尿量多的混合型●孩子为什么会遗尿?
大量研究表明,一个孩子的遗尿可以有一个病因,也可能是多个原因共同作用,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遗尿。遗尿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
◆遗传遗尿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若双亲都曾是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75%的概率患上遗尿。假如只是父母中任何一方曾为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也有50%的概率,这类孩子通常在达到父母停止遗尿的年龄时,便会不药而愈,也有可能更早康复。遗传基因定位在13号染色体22qll上。祖国医学认为遗尿与脏腑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如膀胱发育延迟,功能薄弱,特别脾、肾、肺虚弱而引起。◆抗利尿激素水平不足正常儿童,夜间分泌抗利尿激素是白天的2倍,在凌晨1~2时达到峰值,可使夜间尿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不会遗尿。遗尿的孩子夜间分泌抗利尿激素水平低,不能把夜间的尿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夜间产生的尿量增多,超过膀胱的容量,因此遗尿。◆中枢唤醒障碍这类遗尿孩子膀胱充盈和收缩感知功能不全以及过度疲劳致使睡眠过深,导致唤醒障碍,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这类遗尿孩子唤醒之后,往往还是迷迷糊糊、半醒不醒。大人把尿湿了床的孩子抱起来,换上干衣裤和床单,仍然不醒,等到第二天早晨醒来,对尿床的经过完全没有记忆。◆膀胱功能障碍有两种情况。其一,膀胱功能性容量小:正常儿童膀胱的容量是足够大,足以放下一晚上产生的尿,不会遗尿。遗尿的孩子产生尿量超过膀胱的容量,由此而遗尿。我们对遗尿儿童进行膀胱B超检查发现,尿床孩子的膀胱容量均不同程度地小于正常儿童,平均要小50%。其二,敏感性膀胱(对贮尿的敏感性高):这类孩子膀胱长期处于收缩状态,一有尿马上就尿,常有白天或睡前的尿频、尿急甚至尿失禁。◆排尿训练不当排尿训练不当,主要是孩子小时候长期戴尿布、有些家长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时替他们接尿等,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习惯,久之积习难改,容易发生夜间遗尿。◆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主要有:突然入托、搬家、家中变故(父母吵闹、离异等)、黑夜恐惧造成孩子的精神紧张和情感危机,会让长期未遗尿的孩子再次尿床。遗尿症该怎样治疗?
1.首先,大家要要认识到遗尿是儿童常见问题,遗尿不是儿童和照顾者的过错,儿童不应该因此而受到惩罚,保持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正面鼓励儿童。
2.对于经教育引导无效或年龄偏大或症状较明显的儿童可以在专家的指导下运用口服药物治疗。一般建议中成药,对孩子副作用小。
冬病夏治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健脾止遗片年7月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国药准字号药品(02国药准字Z—1095),临床应用30多年,累计治愈多万例遗尿儿童,综合有效率为98%,对腰骶椎隐裂和遗传等所引起的遗尿更是有显著功效。
我国著名白癜风专家西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