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我的宝贝
为宝宝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宝宝尿床该怎么做?
当妈后,最美好的一件事莫过于每天早晨走进孩子的房间,轻轻在孩子耳边叫醒他。
当你摸到孩子的衣服是湿的,被子也是湿的,你一定会很崩溃:“我的天,孩子尿床了!”
记住!千万别在孩子面前咆哮!比如“尿床了,你羞不羞”、“你多大了还尿床”这类话,爸妈还是放在心里说就好了,不能在孩子尿床这事当成笑话一样跟周围的人讲。
有这样一则案例有一个小女孩,她偶尔尿床了,每次都会被奶奶当做笑话一样跟别人讲,结果整条街的邻居都知道了,让她十分难堪。
每天放学快走到家门口时,她都恨不得周围的人都消失,这样就不会有人向她投来异样的目光了。这种焦虑一直纠缠着她,中间还看过不少医生,仍然不见缓解,直到小学毕业了仍然会尿床。
很神奇的是,快要上中学时,她和爸爸妈妈搬到了新家,不再和奶奶一起住了,周围都是新邻居新街坊,再也没有人知道她的“尿床史”了,这让她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竟然在一个暑假之内就戒掉了尿床这个坏习惯。
可见,尿床这事真不能责怪孩子。孩子的情绪非常敏感,尿床后如果被父母责怪、嘲笑、谩骂,只会加深孩子的焦虑,使孩子越来越难以摆脱尿床的习惯,甚至到青少年阶段,仍然会尿床。
孩子尿床这件事很普遍,在3岁之前几乎所有的小孩子都会尿床。
在宝宝的成长阶段,夜晚无意识的小便,也就是尿床,是十分正常,也是十分普遍的。
在3岁之前几乎所有的宝宝都会尿床,但到了5岁以后,大多数宝宝已经具备了成熟的膀胱控制力,就不太会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尿床了。
但不同宝宝的发育情况不同,在这个阶段,有些宝宝因为膀胱控制力还不够成熟,还是会尿床。
据统计,在5岁儿童中还是有大约20%的孩子会有尿床的现象,但对于13岁的孩子,尿床的比例就降到了2%。
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孩子,即使5岁以后还是会尿床。在面对尿湿的床褥生气之前,爸妈们最好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大孩子也会尿床。
1.水喝过多或太疲劳
如果孩子睡前喝水过多、吃了太多水分含量高的食物,或是白天玩得太累,就可能会发生晚上尿床的情况。但这种情况通常只是偶尔发生,爸妈们不需要太担心,淡然处之就好。
2.环境改变
孩子尿床这个事,有时是因为环境改变造成的。当孩子的生活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比如换房间、上幼儿园、弟弟妹妹出生等,就可能会出现本来已经不尿床但又突然开始尿床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爸妈需要多关心孩子,帮助孩子适应这些变化,不要因为尿床而责备,甚至惩罚孩子。
但如果宝宝超过6个月没有尿床,之后又突然开始尿床,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有其他疾病,如尿路感染、遗尿症等。
3.遗尿症
医学上对遗尿的定义为:遗尿指达到膀胱控制能力的年龄后,仍然频繁地自觉或非自觉地把尿排到衣服上或床上。
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DSM-Ⅳ)的诊断标准,>5岁儿童每周夜间不自主排尿2次及以上,并持续3个月即可诊断为遗尿症。
夜间遗尿虽然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但长此以往却常常会给孩子和家庭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
国外一项针对遗尿儿童的研究表明,遗尿儿童对自身评价较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童保健科的一份调查问卷提示:遗尿儿童较非遗尿儿童常常被人责骂、伤害他人、生病,无好朋友,不愿帮助他人,学习不用功,认为父母关爱少。
鉴于以上情况,《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建议:儿童遗尿症一旦确诊,临床医师和家长切勿采取「观望」态度,需尽早进行干预,比如调整家长的态度、调整孩子的生活方式等。
如果孩子在6岁以后,白天晚上都会尿床,或是尿床已经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生活,那就需要带孩子去看医生,及早进行干预。
很多孩子的尿床情况是可以不治而愈的。家长解决孩子尿床的问题,需要做到三要四不要。
家长需要做到“三要”
1、要安抚宝宝,告诉宝宝尿床不是Ta的错并且以后就会好的;
2、要鼓励宝宝并温柔提醒宝宝睡前上厕所;
3、要在宝宝的床褥上铺一层塑料;
家长还需要做到“三不要”
1、不要在晚上把宝宝叫醒上厕所,这样做弊大于利;
2、不要因为要洗尿湿的床单而责骂宝宝;
3、不要让其他家人用尿床这件事开宝宝的玩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