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十月怀胎,孕育了新的生命。如何使宝宝得到最全面的保护,让孩子在人生路上茁壮成长,免受传染病的困扰,想必一定是您最关心的问题。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的未来。儿童的健康关系到家庭的幸福,民族的希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有计划地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是家长和每个公民的责任。今年四月二十五号是第三十二个全国预防接种日,今年的主题是:规范接种疫苗,共建健康中国。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安全、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下面我就国家对儿童接种的一些相关政策、免疫接种程序、接种知识、疫苗的分类、接种流程、流动儿童如何接种疫苗、以及宝宝喂养中常见的问题向您一一解读。
国家政策
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按照政府规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并最终消灭传染病。每位儿童都享有被接种的权利,国家现行的一类疫苗免费接种、免费办理接种证。每位儿童家长有为自己的宝宝接种疫苗的义务。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儿童家长由于工作等因素往往忽视为小孩接种,尤其是大年龄组的儿童,认为打不打针无所谓,更有些家长外出打工将小孩留给爷爷奶奶带,我们发现过很多家长(爷爷、奶奶)甚至为了打麻将而耽误小孩接种的事。
一类疫苗免疫接种程序
(1)卡介苗:出生时接种
乙肝疫苗:0、1、6月龄
脊灰疫苗:2、3、4月龄,四周岁(第一剂次用灭活疫苗)
百白破疫苗:3、4、5、18月龄
A群流脑:6、9月龄
乙脑:8、24月龄
麻风:8月龄
麻腮风:18月龄
甲肝:18月龄
多糖A群C群流脑:三周岁,六周岁
白破:六周岁
(2)二类自费疫苗或替代苗接种程序(目前武穴疾控常用的)
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3、4、5.18月龄;建议接种。
水痘疫苗:一周岁、四周岁;建议接种。
口服轮状疫苗:7月龄、19月龄;建议接种。
流感疫苗:6月龄、7月龄、18月龄、19月龄、三周岁、四周岁;建议接种。
肺炎疫苗:二周岁;建议接种。
IPV(灭活脊灰疫苗):3月龄、4月龄、四周岁;免疫力低下,肛周脓肿的儿童一定要种。
三联疫苗:3、4、5月龄;替代A群流脑和HIB疫苗。建议接种。
四联疫苗:3、4、5、18月龄;替代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HIB疫苗。建议接种。
五联疫苗:2、3、4、18月龄;替代灭活脊灰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HIB疫苗;建议接种。
EV71疫苗:6月龄至5周岁(基础免疫2剂次,间隔1个月);建议接种。
乙肝特免:24小时内(用于母亲乙肝表抗阳性的新生儿阻断)、1月龄;建议接种。
狂免疫苗:用于犬伤三级暴露者;建议接种。
狂犬疫苗:用于犬伤二级和二级以上暴露者;建议接种。
儿童为什么要打预防针?
我们知道初生的孩子抵抗力很弱,一旦受到外界致病细菌或病毒的侵袭就容易得病。打预防针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以抵抗某些病菌的侵袭,从而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 打预防针为什么能预防传染病呢?原来,人体受到病原菌的入侵后,便会产生一种相对应的抗体来保护自己。急病痊愈这种抗体就会长时间地留在人体内,保护人体预防此类病菌的再次侵人。打预防针就是根据这个道理,采用人工的方法,将能使某些具有传染性的细菌、病毒杀死或用特殊的方法减低其毒性制成的疫苗,并将这种疫苗接种到人身上,人体内便会产生一种相应的抗体,以后假如再遇到此类病菌的入侵能发挥强大的歼敌作用。
疫苗的分类
一类疫苗(必须接种)
又称计划免疫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如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流脑A群疫苗、乙型脑炎疫苗、流脑A+C多糖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白破疫苗等。
二类疫苗(自愿接种)
是指专家建议接种,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IPV疫苗、五联疫苗、四联疫苗、三联疫苗、Hib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疫苗、狂免、乙肝特免、EV71疫苗等。这类疫苗在多数发达国家已列入了计划免疫疫苗。
家长误区:二类疫苗不重要,接不接种无所谓。
解读误区:1、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是一种行政分类,不是医学分类,二者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一类疫苗会越来越多的。2、从医学和防病的角度看,所有上市的疫苗(包括一类苗和二类苗)都非常重要。而且有些二类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对人们威胁很大,如Hib、流感、水痘等等。3、有些二类苗还是一类苗的有效补充,如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四联疫苗、五联疫苗等,针对部分患有禁忌症或免疫力低下的宝宝,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综上说诉:一类二类疫苗同样重要。
接种流程:
预检问诊→电脑联网登记→家长填知情同意书→接种→接种后留察30分钟
接种前、时、后注意事项以及接种疫苗的禁忌症
1、接种前:
●给宝宝洗澡,换上干净的衣服,让宝宝吃好休息好
●带好宝宝的预防接种证
●向医生说明宝宝的健康状况,如不宜打预防针,要和医生商量补打的时间
●宝宝上一次打预防针出现了哪些反应(如发烧、起皮疹等),要及时告诉医生
●口服类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前后30分钟不喂奶,但也不能让宝宝处于过分饥饿状态;尽量避免宝宝在睡眠状态中接种疫苗;
2、接种时:(同上接种流程)
3、接种后:
●不要急着回家,在接种现场休息30分钟左右,如果宝宝出现高烧或其他不良反应,可及时请医生诊治。
●保证打针部位的清洁不要让宝宝剧烈运动。
●回家后要细心观察宝宝的反应,注意正确喂养及睡觉,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严格遵照医生的相关嘱咐,如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后0.5小时内不要吃东西等。
4、接种疫苗的禁忌症
?惊厥、癫痫及脑部疾患;
?有免疫缺陷,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有严重过敏史,过敏体质;
?对疫苗中任一成分过敏;
?严重的心肝肾疾病,急性传染病,活动期结核;
?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疫苗后出现了高热、惊厥、抽搐、注射部位肿块、荨麻疹等反应。
5、那些情况应暂缓接种疫苗
?慢性病活动期;
?身体不适,腹泻,剧烈呕吐等,如果小儿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须待恢复后两周,才可服用脊灰、轮状疫苗;
?各种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
6、打过疫苗后如出现异常反应该如何处理?
局部反应
接种疫苗后当天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一般2-3天消退。
全身反应
发烧:1、少数人在接种疫苗后8-12小时体温升高,一般在38.5°C左右;2、烦躁、易激惹、睡觉不踏实;3、食欲减退腹泻、呕吐、皮疹,但较轻微;4、嗜睡
处理:
对以上反应,无论是局部或全身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1-2天这些反应就会自动消失。
T<38.5°C,不需服药,物理降温多饮水,注意休息即可;
T≥38.5°C,可服用退烧药,一般1-2天消退;全身反应较重,持续发热数日,服药不退者,医院就诊。
对于局部红肿硬结,可用土豆片敷,每日3次,每次15分钟。
关于几种异常情况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1.以下人群建议按照说明书全程使用IPV:原发性免疫缺陷、胸腺疾病、有症状的HIV感染或CD4T细胞计数低、正在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近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正在使用具有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例如大剂量全身皮质类固醇激素、烷化剂、抗代谢药物、TNF-α抑制剂、IL-1阻滞剂或其他免疫细胞靶向单克隆抗体治疗)、目前或近期曾接受免疫细胞靶向放射治疗。
2、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建议
疫苗
HIV感染儿童
HIV感染状况不详儿童
HIV未感染
儿童
有症状或
有免疫抑制
无症状和
无免疫抑制
有症状或
有免疫抑制
无症状
乙肝疫苗
√
√
√
√
√
卡介苗
×
×
暂缓接种
暂缓接种
√
脊灰灭活疫苗
√
√
√
√
√
脊灰减毒活疫苗
×
×
×
×
√
百白破疫苗
√
√
√
√
√
白破疫苗
√
√
√
√
√
麻风疫苗
×
√
×
√
√
麻腮风疫苗
×
√
×
√
√
乙脑灭活疫苗
√
√
√
√
√
乙脑减毒活疫苗
×
×
×
×
√
A群流脑多糖疫苗
√
√
√
√
√
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
√
√
√
√
√
甲肝减毒活疫苗
×
×
×
×
√
甲肝灭活疫苗
√
√
√
√
√
注:暂缓接种:当确认儿童HIV抗体阴性后再补种,确认HIV抗体阳性儿童不予接种;“√”表示“无特殊禁忌”,“×”表示“禁止接种”。
关于流动儿童如何接种
1、当母亲打算带宝宝外出三个月以上,请告知接种门诊电脑登记人员,你带上接种证到当地接种门诊可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2、当您知道有来我地居住的儿童告诉他们,凭接种证可在我地接种门诊接种疫苗。
3、其他事宜可电话咨询各预防接种门诊;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咨询。
来源:花桥卫生院
整编:Amandylan
投稿邮箱:
qq.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有哪些白癜风的治疗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