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肝气盛容易心火旺,孩子不容易睡踏实。但是在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睡眠又是至关重要的。今天再来跟大家说一说,孩子睡眠的问题,几个常见的现象是怎么回事,怎么处理。
睡着的时候,其实比醒着的时候更忙碌。中医认为,人的体内是有一层“抵抗力”的,就像卫士一般,称为“卫气”。卫气是阳气的一种,白天在人体体表运化行走,在阳分里。晚上就会进入阴分,行与阴经。如果这股气交接运行得不顺畅,就会睡得不好,就是我们说的“阳不入阴”。
阳生于阴,阳气入阴,是一个汲取养分和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里,通常会有两个事发生:一是协调五脏的运作;二是给阳气补充能量。所以睡觉,不是把车开进车库让它歇一歇那么简单,而是把车开进加油站。这时候体内有另一个力量正忙碌着生养阳气。
有些孩子又高又瘦,我们说孩子在“抽条”,这样的孩子睡眠质量都不会太差。但是脾主肌肉,脾土能力跟不上。这时候只要重视健脾,保证消化情况好,营养跟上,很快就会长肉了。
所以,通常来说,孩子睡得好,抵抗力和生长发育也会有优势。孩子睡得不好,各种闹觉,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以下四种。
孩子“闹觉”
不少孩子,睡觉前总是要哭闹一番,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宝宝越明显。
为什么会这样呢?睡眠是阳气入阴的过程,本身也需要能量,不是简单的把开关关掉的过程。小宝宝五脏六腑发育不成熟,本身能量不足,“入睡”的能量也就不足。当他很累的时候,想睡但是睡不着,入睡的能力不够,就只能通过哭闹来表达。
比如两三岁的孩子,出去玩得多了,就特别容易闹觉。因为太兴奋,阳气都在外,一时收不回来,但是身体又很疲劳,发出了休息补充能量的信号,这时候阳气不能迅速收敛入阴,身体达不到和谐的状态,孩子自己处理不了,就会发脾气。
这时候家长给予安抚,帮宝宝收敛阳气,再给宝宝一点时间,也就能够睡着了。
怎么减少和缓解孩子闹觉呢?
1、观察孩子,如果孩子开始打哈欠、揉眼睛,甚至有的开始抬不起眼皮了,就要安排孩子休息,收敛阳气。不要等到孩子特别累的时候,再让他休息睡觉。可以做一些安抚的抚触、拍背或者拥抱,讲讲睡前故事,让孩子慢慢过渡,进入睡眠。
2、出门不要玩太疯,保持正常作息。特别是外出游玩,尽量保持孩子的作息不紊乱,比如坚持午睡。玩的过程要适当休息,尤其是小宝宝。孩子自己是舍不得休息的,玩个不停,家长就要适时的让他们停下来。
一放就醒
这几乎是所有新生宝宝的问题,抱着睡得好好的,一放到床上就醒。这其实是孩子脏腑稚嫩,机体能力不足,环境不适应,阳气入阴不稳固。
这不是什么“睡眠习惯”的问题,这个情况,随着孩子生长发育,脏腑能力增强,就会有质的变化。
很多家长把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睡眠习惯上,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实质,反而耗费了家长很多精力。
新生宝宝,首先要允许它入睡能力不足,抱睡帮助入睡是可以接受的。这时候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它适应环境更为重要。孩子进入深度睡眠,再放到床上。妈妈最好跟孩子一起休息,躺在孩子身边,或者在孩子身边放一个枕头或者被子,让它觉得有“依靠”,给它一些安全感。
一般三个月后,慢慢会好一些,适当增加一些安神助眠的抚触,来协调五脏六腑的生长发育。
睡不安稳
孩子睡觉不安稳,会有很多原因。大部分原因还是由于五脏六腑的内因。
“胃不和则卧不安”,在孩子身上特别明显。孩子晚上开始翻来覆去、突然趴着睡、磨牙、说梦话等等,就要先检查孩子是否有积食的表现。第二天要看看孩子的大便、口气和舌苔。如果有其一表现不正常,那就要给孩子消食导滞,这些问题就会解决。小宝宝消食导滞的办法,就是奶先吃少一些,奶粉冲稀一些,妈妈饮食不要太滋腻,推拿也是比较安全的方式。
如果孩子半夜啼哭,那可能是受惊或者是其它疾病的征兆。如果哭得歇斯底里,怎么哄都哄不住,要检查一下孩子身体、四肢有没有问题,特别是小肚子,如果轻轻按压,孩子哭得更厉害,或者明显鼓胀,那可能是肠胀气。如果是受惊,一般妈妈能很快安抚下来,也不会持续好几天的反复啼哭。
盗汗和尿床
大一点的孩子,晚上睡觉满身大汗和尿床是家长要重视的问题。通常都会在生病之后,比较容易出现这两个问题,都是孩子“虚”的表现,但是不能瞎补。
盗汗,有虚汗和实汗之分。孩子积食,也会晚上睡觉流汗,那就是实汗。这个时候应该先消导,再补虚。
如果不是积食引起的盗汗,那孩子通常就是脾肾虚。尿床也是一样的,除了习惯的培养,就是孩子脾肾虚的表现了。因为脾虚,这个时候,如果吃得太多、太营养,也是消化吸收不了的,反而会加重。给孩子吃补,就要一点一点慢慢来,补虚的食疗每次吃一点,能消化,再增加。小宝宝就可以用小儿推拿的方法来辅助。
总的来说,孩子睡得不好,越小的宝宝越是脏腑功能生长发育的问题。家长应该更重视喂养方法,而不是习惯培养,不是习惯不重要,而是它不是问题的本质。
小儿推拿
春天,因为肝气盛、心火旺,又容易克脾土,孩子的睡眠其实会相对差一些的,可以用简单的推拿手法,疏导肝气,清心肝之火来帮助睡眠。
1、推两胁:5分钟
推两胁
做法:让孩子坐着或者躺着,从腋窝顺着两胁用力推按下去,但要以孩子能承受为度。注意用力要均匀,速度宜慢,每天5分钟。
2、揉3个穴位:每个5分钟
合谷
太冲
太溪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做法:睡前按压合谷、太冲、太溪这3个穴位,每个穴位5分钟,力度要均匀柔和。
食疗方
“胃不和而卧不安”,顾护好脾胃,孩子自然一觉安稳到天亮。最系统、最实操的喂养方法,请大家认真学习《脾胃课:如何有效改善孩子抵抗力》,本课程是许尤佳教授超过30年的临床经验总结,目前已超过万次家长收听。
扫码??了解详情,订阅后永久回听
上下滑动??
查看节课程大纲
按照课程实操
孩子和家长都收获满满
1、有的家长通过学习课程,学会日常如何正确喂养孩子,观察孩子日常快生病的“小信号”,防患未然,把我们一直提倡的“治未病”的理念实施得非常好,让孩子的体质有明显的提升:
2、有的家长通过学习,意识到了自己之前育儿的误区,及时调整:
3、有的“学霸”家长,每次课程更新,就优先安排时间收听学习,做笔记:
4、对于脾胃课的实操性,家长这样认为:
5、对于脾胃课的价格,有些家长这样认为:
许尤佳教授的看诊一号难求
本课程共节课,现仅需元
不到给孩子买一瓶营养素的价格
早些订阅,孩子少些生病
扫码??试听,订阅后可永久回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