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从小就尿床,我以为长大些就好了,可是现在都快5岁了还是不好,每周要尿床三四次。请问,儿童尿床是什么引起的?需要治疗吗?
答:
儿童尿床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5岁后仍尿床,很可能是遗尿症的表现。对于儿童遗尿症,我国的诊断标准为:5岁以上的孩子在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每周2次及以上,且持续3个月以上。之所以要等到5岁后才能确诊,是因为此前孩子的神经发育还不成熟。
遗尿症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
通常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所致,
大致可分为5类:
1.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夜间尿液增多,膀胱不能储存这些多余的尿液,于是尿床。
2.存在膀胱功能障碍,即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小或膀胱功能不稳定。
3.存在中枢睡眠觉醒功能与膀胱的联系障碍。睡觉时膀胱充满了,大脑就会收到信号,让孩子醒来排尿,如果这一信号传递系统出现障碍,孩子夜间膀胱充满了却不能自己醒来,尿床就在所难免。
4.遗传因素对孩子尿床也有一定影响。原发性遗尿症患儿常有遗尿家族史。调查显示,父母小时候患有遗尿症,孩子患病率高达73%。
5.一些疾病会引起尿床。如果孩子患有尿路感染、血尿、蛋白尿、肾结石、肾积水、睡眠问题、包茎、隐性脊柱裂、贫血、肥胖等疾病,也会导致尿床。
此外,如果孩子在入睡前喝了大量的水或饮料,容易引起尿床。
儿童尿床并非小事。有调查显示,尿床会给儿童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是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的第三大创伤性事件。
尿床对儿童主要有以下负面影响:
1.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多数尿床的孩子身材瘦弱、矮小。
2.影响孩子的智力、记忆力发展,而且有可能造成孩子有多动倾向和注意力缺陷。
3.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对其完整人格的建立极为不利。严重的会导致自卑、孤僻、焦虑、抑郁等,家长的误解和责备更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建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对症施治。
END
医生:宗阔海
编辑:壮青青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
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当面没话说,有话网上讲”的社交怪象,将影响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缺什么,补什么”——有一种早恋缘于父爱或母爱的缺失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