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连载系列8孩子不长个少年白

科学育儿是现在提倡的一种育儿观,很多妈妈善于学习,将科学健康的育儿方法用在自己宝宝身上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不光性格好,身体也是棒棒哒。但是大多数的家长因为工作忙碌原因没有时间学习最新的育儿观念再加上交给自己双方父母带,就造成了很多常识性的问题常常出错,对孩子以后的健康和心理问题埋下了不可磨灭的伤害,等知道后也是无事于补。

要说到科学育儿,我是亲身实践者,首先我是从事健康行业的,再加上我老婆在怀孕期间专门送她学习育婴师,后期她自己也是继续深造,在网上学习各种育儿相关的课程和阅读大量书籍,她和我的育儿观念几乎可以达到一致,在育儿方面没有多大的冲突。我们家的小宝贝张锦墨现在马上就要一岁三个月,从出身到现在就发过两次烧,都是我帮忙处理很快就好了,基本上就没有出现过什么健康问题了,这都有赖于我们所学所做的都是科学育儿出来的成果。

现在我发现很多家庭的矛盾都是起源于不同的育儿观,老一辈思想和现代思想的碰撞。老一辈坚持传统思想,沿袭着上一辈人带孩子的方式,在很多方面有些是对的,但是有些糟粕也在传承;年轻的妈妈善于学习,接受新思维新观念比较快,于是就出现了火星撞地球的场面,闹的不可开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基本都不让长辈插手,全程由我和老婆全职带孩子,可以说其中的辛酸和快乐大家都懂得。

铺垫了这么多,也该转入话题了,究竟是什么让我们99%的家长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伤害着我们孩子的肾?这种伤不是一点点,而是很深!我是这么发现并且知道的呢?

一个是我经常去外面讲课,每次讲到小孩子一岁以前不能吃盐,一岁以后不要刻意加盐,六个月以下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不需要喝水。每每讲到这里很多下面的听众就为之惊讶不已,或者完全不知到。

再就是我每次走亲戚带着张锦墨的时候都是给她另起小灶,主要原因是因为大人的饭菜中各种调料和盐分太多不适合,亲戚们看到我这种做法完全认为我是一个另类,因为老一辈投简单,自己吃什么宝宝就吃什么。不理解为什么不吃盐,还满是疑惑的说道,小孩子不吃盐有力气走路吗?淡而无味他会吃吗?或者直接说你小时候我带你的时候吃盐也没有见你出什么问题啊!每次听到这个的时候我也没有过多激动反驳,因为我明白为什么不能吃!

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一岁以前不吃盐,一岁以后不要刻意加盐,两岁以后少量用盐和六个月以下婴幼儿纯母乳喂养下不用另外喝水的原因。

首先我从中医的角度来解释,中医认为:“咸入肾,过咸则伤肾,肾虚者应少食之”。意思就是说咸味是入肾经的,就像我们很多农村的人干重体力活,如果吃太清淡可能就干活没有力气,那么多吃点盐就可以调动肾气,把肾气调动起来后就有力气干活,但是长期这样调动肾气之后肾就会很虚,所以过食咸味就会伤肾,伤肾后就会肾虚。那么肾虚后就会出现腰膝酸软无力,小便清长起夜多,大便稀溏、怕冷四肢畏寒、耳鸣、听力下降等,严重者还会造成肾水不能滋养肝木引起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所以只要是喜欢吃盐的高血压多半是肾虚引起的肝阳上亢,需要平肝潜阳,调补肾虚。

其实肾气充盈的人是不需要太多的盐刺激,平淡饮食就浑身有劲;反而依赖于盐、重口味、喜欢吃盐的人才是一种病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也会随之下降,“肾其华在发”,头发开始斑白;“肾开窍与耳”,听力开始下降;“肾主骨生髓通脑”,骨质疏松造血能力不足、记忆力下降;“恐伤肾”,胆子开始变小;“肾司二便”大小便不受管控等等一系列症状。

既然大小便是肾所主管,可以看出很多老年人大小便不受管控是因为肾虚的原因。我们再来观察,人一生之中,只有两个阶段的人群大小便不受管控,一个是婴幼儿时期,肾气还在发育过程中;另一个是老年人,肾气衰退中,这两个阶段是一定要控制盐的。因为盐是需要肾脏参与代谢的,肾功能发育不完全或者老年人肾虚吃盐就是一种伤害。所以我们都知道人到中年都多多少少要开始控制盐分的摄入,但是有多少人在控制婴幼儿时期的盐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现代医学针对于婴幼儿吃盐是怎么看待。西医认为婴幼儿时期的孩子肾脏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太早吃盐会影响肾脏代谢不全,同时,也会加重心脏负担令宝宝心脏功能受损。具体危害可见如下:

1、摄入盐量过多会使新生儿的抵抗力下降,而且还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婴幼儿还小,摄入过多的盐分还会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菌繁殖,导致婴幼儿的口腔唾液的分泌液减少,细菌更容易在呼吸道上生长,同时皮肤也易干瘙痒等。

2、盐分摄入过多会影响宝宝身体内锌的吸收,导致缺锌缺钙,严重者还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导致抵抗力下降、骨骼发育等发生,孩子不长个子,比同龄人矮。

3、婴幼儿盐分摄入过多,会损害婴幼儿的肾脏。因为婴幼儿的肾脏功能还不是很健全,盐分过多会给肾脏加上负担。

4、婴幼儿盐分过多的摄入还会导致以后吃食物的口味变重,如果宝宝经常吃些比较咸的食物,容易养成“口重”的饮食习惯。成年后,会很容易患高血压疾病、患动脉硬化等各种疾病。

那么,宝宝多大可以碰盐?

1、医学表明,给宝宝添加盐应遵守1岁之内无盐,3岁之内少盐的原则。6个月之内的宝宝是不用添加盐分的,因为宝宝从母乳与牛奶中已摄取足够的天然盐分,此时已能够满足了身体的需要。

2、1岁以内的婴儿食物也不需要再添加盐,因为食物中存在的盐已经能够满足宝宝身体发育的需要。另外,添加盐很可能会对宝宝身体有害,1岁以后的宝宝可以适当地食用加碘盐。

3、对1-3岁的宝宝,做菜时候也要少放盐。一般情况下,1~6岁的幼童控制在每天食盐1克左右,最多的情况下不能超过2克。婴幼儿对盐的敏感度要高于成人,如果成年人食物中含有盐量为0.25%时,成人会觉得比较淡,相反,宝宝就会感觉到很咸了。

4、控制盐的时候还要记得食物中“隐形盐”的控制,比如胃经、鸡精、老抽、番茄沙拉、鱼丸、各种儿童零食、干货等,学会看营养标签表钠含量和食物配料表,具体可见图表。

现代医学的标准和原则都是条条框框很难把握,有没有因人而异的判断标准呢?并且比较客观直接的断定标准知道宝宝的肾脏功能已经发育比较完善了!其实中医已经告诉我们了,“肾司二便”,也就是小宝宝已经可以自己管住大小便的时候就是肾脏功能发育完善了的表现,一般宝宝大概都是三岁左右。但是也有特殊的,上小学都还在尿床的,虽然七八岁了,也要遵循我说的来做。所以没有绝对的年龄,只有绝对的能管大小便来断定。

最后再来聊聊六个月以下纯母乳喂养的孩子不需要刻意另外饮水的问题,其重要原因是水也是肾脏代谢的,本来奶水里面95%以上都是水,所以叫奶水不是奶粉,这里面的水就已经足够了,婴幼儿是不可能口干的,不需要另外补充水分增加婴幼儿肾脏水代谢负担。六个月之后添加辅食后就可以适当另外饮水了。

说了这么多我相信各位家长已经明白了其严重性,孩子不长个、白了少年头,尿床遗尿、皮肤干枯都和你伤了孩子的肾有关!很多家长都是靠自我感觉上来抚养孩子的,自己渴了就觉得宝宝渴,自己觉得没有味道就要吃盐,自己觉得冷就要给孩子多穿点,自己容易饿就给孩子多塞点吃的。。。。总之我认为这个年代孩子的病并不是很重,简单的调整都可以好,往往都是父母及长辈不得当的育儿方式出现了问题,最后养出来的病;真正病得重的是家长,才是孩子生病的源头,家长不学习不长进,最后遭殃的背黑锅的就是你最亲爱的心肝宝贝,写此文一篇一以概之,望各位家长深刻反省,科学育儿,还宝贝们健康身躯,快乐成长!

迅速


转载请注明:http://www.jewellerypower.net/zzbx/7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