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遗尿的患病率非常高,约16%的5岁儿童和10%的7岁儿童患有夜遗尿,并且有3%左右的患儿会一直持续到成年,持续存在的夜遗尿将严重影响患儿自尊心与自信心,对孩子将来的一生将产生巨大影响。”贵州医院专家强调:遗尿症是常见的、可控制的疾病,越早治疗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越好。
5岁以上、每周尿床超过2医院看看了5岁以上每周有超过2次以上的夜间尿床——那孩子很有可能是有遗尿症。在5岁儿童中约有16%的孩子患有遗尿症,而这其中男孩的比例大于女孩。
那么,导致遗尿症的原因是什么?除了部分遗传的原因,导致遗尿症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疾病:蛲虫症、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精神因素:孩子入睡前玩得太累或兴奋过度;孩子曾受了惊吓甚至是害怕尿床受到责骂等。
不良卫生习惯:父母照顾不周;没有给孩子进行及时的排尿训练如长期使用一次性尿布,孩子对排尿的行为没有敏感的反应;孩子的内裤太紧、局部没有清洗尿渍刺激等。
环境因素:突然换新环境;气候变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饮水过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夜间有便意时没有及时把尿等都会造成孩子尿床。
孩子睡眠过沉:据有关人士对尿床的孩子进行脑电图观察,的确存在着此因素。只要找到原因有针对性地给予纠正,孩子尿床现象必将大大减少并最终不再尿床。
遗尿症不可怕 但你别忽略它“妈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相信不少尿床的孩子面对父母的责备都会有自责的心理——有研究表明,尿床对孩子的创伤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
对于孩子偶尔的尿床,父母不应该过多地责备;而对于有遗尿症的孩子,频繁地洗床单之前更应该做好和孩子的沟通。平时对孩子生活上也应该适当管理,下面就分享一些管理方法:
生活管理生活管理是提高遗尿症临床治愈率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家长配合监督您的小孩做到以下事项:
1作息习惯:①生活有规律,白天不宜太疲劳,晚上早点入睡,养成睡前排尿的习惯;
②睡前不要过度兴奋(如:看惊恐影视及玩游戏)或剧烈活动;
2饮食习惯:①白天可以喝牛奶、豆浆、大量喝水,晚餐后严格控水;
②下午6点钟以后不吃酸甜类的水果和饮料;
③调整饮食结构,清淡饮食,尤其晚餐少吃流质、冷、辣、甜、咸及刺激性食物。不吃凉性和利尿性食物(如:西瓜);
④定时晚餐(不能太晚),有利掌握排尿规律;
3卫生习惯:严格清洗外阴、包皮,清除局部感染;
4排便习惯:如有便秘应给与相应的治疗。
温习提示孩子的健康是我们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