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尿床,家长注意可能是病

白天玩火

晚上会尿床

相信不少人

小时候都

被这个谣言吓唬过

“谁家小孩不尿床?”,对于尿床这件事,相信家长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五岁以后还总尿床的娃娃家长,需要注意了!这可能是病,得治!

儿童遗尿症

一般来说孩子到了2~2.5岁左右就能控制夜间排尿,能够坚持夜间起夜一次,或者是一觉睡到到天亮。3岁以后孩子不再发生尿床。

如果孩子5岁后在睡眠中出现了尿床,而且尿床每周发生两次以上且症状持续超过三个月,就可以诊断为小儿遗尿症。

如果孩子遗尿的同时出现尿频、尿痛,多饮,口渴,消瘦,头痛,呕吐,抽搐,腹痛,腰背疼痛等症状,更是警示有其它严重疾病的存在,可带孩子到神经科,肾脏科或内分泌科就诊。

由于很多家长都认为尿床不是病,认为是孩子笨,或是孩子的“坏习惯”,长大就会好。在这种错误的观念下,近四成的家长曾因为尿床问题责骂过孩子,因此尿床成了儿童的第三大创伤事件,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

长期遗尿症的孩子在同学们面前往往会感到害羞、自卑。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理会受到很大影响,造成其焦虑,自信心不足。

尿床可能随父母

心理因素影响很大

研究表明,有一部分患遗尿症的孩子,父母小时候也有遗尿症,除了遗传因素外,还有其他因为也会导致孩子遗尿症——

#01

膀胱容量减少

膀胱容量减少,储尿量就减少,夜间不及时排尿就容易溢出,发生尿床。

#02

睡眠过深

睡前玩得太累或兴奋过度,夜间睡得太沉,大脑没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刺激而醒来去排尿。

#03

精神剌激

婴幼儿时期遭受强烈的精神刺激,如意外灾害造成亲人的伤亡、父母离婚造成家庭破裂、孩子与母亲长期分离且没有其他成人给予感情上的补偿与生活上的照顾等、对黑夜恐惧或受到惊吓,也可导致孩子遗尿。

#04

不良习惯

婴幼儿时期使用尿布时间过长,晚上常把孩子弄醒强迫排尿,不管孩子如何挣扎、哭闹,易使孩子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导致发病。

#05

压力太大

上小学的儿童出现尿床很多与学习压力有关。还有的小孩上小学之前虽也有尿床,但不频繁,上小学之后遗尿次数明显增加。

#06

自卑心理

很多遗尿的孩子有孤僻、忧郁、自卑之类性格,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尿床后打骂孩子,更使他们产生羞愧和负罪感,每天晚上睡前总要提心吊胆,生怕再次尿床,这样反而更容易中招。

#07

其他疾病

尿路感染、尿路先天畸形、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疾病,以及尿中有细菌和钙的浓度高也会引起儿童尿床。但这种原因并不多见,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遗尿预防孩子尿床

家长可以这样做

夜遗尿不是孩子的过错,家长不应责备或者过度唠叨,应进行积极的生活方式指导:

01|调整作息习惯

鼓励孩子白天正常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晚餐宜早,且宜清淡,少盐少油,饭后不宜剧烈活动或过度兴奋。尽早睡眠,睡前2~3h应不再进食,睡前2h禁止饮水及食用包括粥汤、牛奶、水果、果汁等含水分较多的食品。

02|养成良好的排尿、排便习惯

日间规律排尿(每日4~7次),睡前排尿,多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每日定时排便。

03|认真记录“排尿日记”

对于孩子的主观努力和干床结果要及时进行鼓励,减轻孩子对疾病的心理负担,让孩子自己积极的参与到治疗过程中。

04|膀胱功能训练

可以督促儿童白天尽量多喝水,使膀胱扩张,加强排尿控制和增大膀胱容量。训练适当憋尿以提高膀胱控制力。

祝愿小朋友都能

告别遗尿

干干爽爽

一觉睡到天亮!




转载请注明:http://www.jewellerypower.net/zzbx/85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